第56部分 (第1/5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經過統計,李三江的部隊已經傷亡了兩萬人,其中至少一萬人犧牲,或者重傷沒有治癒的希望了。受傷的人數如此之多,塞北地區十幾家大小醫院已經全力支援軍隊了,可後方的醫務能力仍然無法滿足要求。
而英軍的傷亡同樣慘重,他們至少也有上萬人的傷亡,另外還有上千人在攻擊過程中被俘投降。尤其是其中一些印度兵,他們的戰鬥意志不怎麼樣,可是在此前的戰鬥中卻常被派到前方去做強攻任務,這就是所謂的炮灰,當然英軍也不指望這些炮灰能起到多大作用,只期望他們能疲弊對方,甚至消耗一些對方的彈藥也算不浪費了,因此絲毫不在乎他們的投降。往往他們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衝鋒的時候要保護純種的英籍士兵,撤退的時候則要掩護他們。這些印度兵之後就是南非士兵,接著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士兵,反正英籍士兵是最高等級的。
英軍中這樣的歧視由來已久,但是也是有作用的,投降最多的是阿三士兵,而最少的就是英籍士兵了。但是缺點也同樣明顯,早在一戰中,印度兵雖然數量眾多,但是他們所起到的作用甚至不如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和南非這幾個有大量白人移民的英國殖民地,他們對於宗主國英國有著一種奇怪的近乎痴狂的心態,當然他們自己也以大英帝國公民,女王陛下的臣民自居,並以此為榮。這是一種有悠久傳統的貴族崇拜心態,甚至早已擺脫英國統治的美國人也具有這種心態,往往英國女王到這些國家訪問,比如到美國去的話,會比美國總統更受歡迎,程度比之邁克傑克遜開演唱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這種歧視後來卻被趙書禮利用了,這是後話了。
英軍總攻第三天是塞北軍最艱苦的一天,同時這一天,陳馳和高鳳舉的先鋒軍幾乎同時到達了天津郊外。隨即他們發動了攻擊,可是讓他們意外的是,他們遭到了反抗,不僅是英國人的反抗,還有美國,法國和義大利的軍隊參加了進來。
同時,塞北整府收到了這些國家發來的照會和壓力,他們要求塞北軍不能進入天津。
九十七節 燃燒的天津港
對於塞北跟英國(荷蘭直接被忽略了,第二次他們也沒有派出新的軍隊,只有五萬英軍)的戰爭從權力人物到平民,中國人都是十分關注的,但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上街示│威的人群幾乎沒有了,不過抵制運動並沒有結束,而是進入無聲階段,沒人去刻意把熱情投入其中,但是卻絕沒有一個人會購買英國貨,也絕沒有一箇中國商店會出售英國貨。於此對應的另一個現象是,各種報紙的銷路大暢,關於塞北的各種訊息充斥報端。
國際上也同時非常的關注,在很多國家塞北以及趙書禮這個塞北軍閥是第一次進入民眾的視線,各路國外報紙也是連篇累牘的報道著塞北和戰爭的情況,儘管褒貶不一但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對塞北的瞭解。趙書禮這個人也因為這一場戰爭,而第一次走上了世界的舞臺。
就在陳馳和高鳳舉進入天津城外的那刻,全世界的目光便跟隨聚集到了天津。
他們都想看看,這個北地的小軍閥敢不敢跟全世界叫板,武力進入天津這個北方租借林立的萬國城。果不其然陳馳和高鳳舉的軍隊不約而同的在天津城外停下來腳步,全世界下了結論,“英國人贏了”,他們贏在國際準則之下,中國人沒有能力也沒有勇氣,敢於挑戰各列強國制定的準則。
這正是埃德蒙的底氣,他沒有放大量軍隊留在物資後勤地天津,而是把天津的防衛壓在了其他國家加起來共計萬人左右的垃圾雜牌部隊手裡,這些軍隊有英國的印度土兵,法國的越南偽軍,還有美國的菲律賓殖民地軍隊。但是這些軍隊的背後站著的是,英美等列強國。因此英國人相信,趙書禮沒有膽量對這些軍隊發動攻擊。
“國際準則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