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俗話說:&ldo;養兵千日,用兵一時。&rdo;誰知朝廷這般重臣全他媽的膿包,從廣州到天津數千里的海岸線,竟讓洋人打到
天津來了,怎能不讓鹹豐惱火呢?
唉!洋人也他孃的不識抬舉,蠻夷之幫動輒就是大炮軍艦。要知道,我大清朝是禮義之幫、仁義之師,歷來是先禮後兵,仁義至上,國與國之間也正如人與人之間有什麼不可以協商的呢?何必刀兵相殘?鹹豐實在想不通,他覺得自己的胸懷太寬廣了,有一顆仁愛之心,這才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明君英主,有古代聖賢的胸懷。
而洋人呢?心胸狹窄,不懂得寬厚謙讓,缺少應有的知識教養。據兩廣總督葉名琛奏報,英國的首相叫什麼帕麥斯頓還是什麼怕死的木頭,這人最沒有一國之君的氣魄,也是出身低賤之人,聽說是一名私生子呢?所以才會做出這種讓東方文明大國嗤之以鼻的事,用炮艦到我大清的國門上尋釁鬧事。
更讓鹹豐想不通的是法國、俄國、美國這些國家為何能夠聽從一個庶出的私生子國君指揮,也參與對我文明大國的侵襲呢?難道這些國家的君主也是和那帕麥斯頓一樣都是私生子都有這種好戰的狹小心胸嗎?
忽然,傳事太監來報,說軍機大臣桂良、吏部尚書花沙納求見。鹹豐立即命他們進殿。二人來到殿前,行過君臣之禮後,鹹豐略帶幾分不安的口氣說:
&ldo;二位老中堂匆匆來見朕,一定有什麼要事相奏吧?&rdo;
桂良率先說道:&ldo;啟稟皇上,洋人艦艇已抵達大沽口外的白河口,再不和談,洋人即日便可攻佔天津,直人京城,請皇上定奪。&rdo;
鹹豐一聽,驚得一下子站了起來,洋人北上如此迅速,這是他做夢也沒想到的,他結結巴巴地說:
&ldo;這,這,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們詳細講解跟朕聽一聽,朕然後再定主意該如何做。&rdo;
桂良心道:皇上唉,皇上,洋人的大炮馬上就打到京城了,你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豈有不敗之理?大清朝的皇上可謂黃鼠狼生老鼠‐‐一窩不如一窩。如此下去,大清的江山怎能不完呢?
桂良只能心中這麼想,他是不敢講出來的,仍耐心講解道:
&ldo;英國這次人侵我大清的藉口是&l;亞羅號&r;事件,這點皇上應該有所耳聞吧?&rdo;
鹹豐點點頭,&ldo;朕只聽兩廣總督葉名琛奏報,說為著一艘破舊的商船引起的中外糾紛,朕早已下令把那破船無條件送給英人。不就是一艘破船嗎?有什麼好爭執的,我大清朝是文明國度禮儀之幫,他們西洋蠻夷要就給他們好了,香港島都已經給了他們,那白花花的銀子也讓西洋紅毛賊搶去了許多,何況是那樣一艘破船呢?權作零頭送給他們,也顯出東方文明之幫的大度胸懷。可那葉名琛不聽朕的批示,非要爭執一個道歉不道歉的事,結果把事情鬧大,朕一氣之下解了葉名琛的職也沒有消除洋人心中的怒氣,才引起這次戰爭。葉名琛誤國誤民讓朕十分失望,早知如此,悔不該當初委以重任。&rdo;
桂良一聽皇上這麼說,知道他只聽到隻言片語,並不瞭解事件真正內幕,又解釋說:
&ldo;皇上,英人人侵我大清海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l;亞羅&r;號事件不過是他們派兵的一個藉口。就是不發生亞羅號事件,英人也會找到藉口的,就像狼吃小羊,怎能沒有藉口呢?說起這&l;亞羅號&r;事件,純粹是英人尋釁鬧事。&rdo;
鹹豐有點莫名其妙,&ldo;桂學士憑什麼這樣呢?&rdo;
桂良來氣了。
&ldo;那&l;亞羅號&r;是我大清臣民蘇亞成個人所有,是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