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颯颯秋風起,瀟瀟暮雨繁。
淒涼悲忌日,節序近中無;
欲報如天德,終銜鞠育思。
此外,還有一些奕日常行為的記載。鹹豐粗粗看了一遍,對肅順的奏報也相信幾分。奕怎能不對他有所積怨呢?為了奕生母康慈皇太后的封號,鹹豐故意為難他。在康慈皇太后死去,鹹豐又不準許她與道光皇上合葬,甚至不準許康慈皇太后葬在慕陵旁邊。為此,奕下跪懇求,皇族中許多親王出面調停,鹹豐才勉強讓康慈皇太后葬在道光皇帝的慕陵東邊。誰想到去年又發生了一件令鹹豐驚恐不安的事,那就是慕陵發生傾斜的事。
起初,鹹豐相信肅順的話,認為是康慈皇太后的慕東陵阻斷了慕陵的風水引起的慕陵傾斜。後來,派遣了一個皇家考察團去河北遵化實地考察,同去的風水先生們眾說不一,爭執了許久也沒有定論。恰在這裡,有一個洋人考察隊在河北勘探礦藏,奕便請他們順便幫助考察一下,最後認定慕陵傾斜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施工偷工減料,造成質量不過關;其二是修建慕陵時由於勘探不準確,有地下水從陵旁經過,再加上地基不牢,因而發生傾斜現象。
多方面的奏報材料放在鹹豐面前,他一時也沒有主意,經過屬下眾多大臣議定,認為洋人的說法比較合理。鹹豐在這事上還算開明,也承認了洋人的意見。
儘管如此,奕也是有責任的,慕陵的督導人桂良是奕折推薦的,奕也曾四次親臨施工現場督察這事。如今出了這等大事,從哪個方面說也難脫幹係。因此,鹹豐一道御旨削去奕所有職務,僅僅保留封號,帶罪到河北遵化重新修造慕陵,如果再有半點差錯必當削去親王封號,並送去宗人府嚴議。幸虧桂良乖巧,在事發前到山東一帶負責督導剿捻去了,這才勉強沒有受罰。奕為了整修慕陵,失去了重權不說,來到河北遵化山野田原之中,整日與木石陵寢為伴,這對於一位久居王府的親王形同流放,偶爾發出幾句埋怨的話語也在情理之中。不想這些話語全被肅順派去監視奕的人‐一記錄下來。
鹹豐看過肅順的奏報沉默不語。肅順一時也摸不透皇上的心思,試探著問道:
&ldo;如果皇上不信,就把這些材料全部毀掉吧,以免恭親王回來對臣等不利?&rdo;
鹹豐答非所問地說:&ldo;慕陵整修工程進展如何?&rdo;
&ldo;回皇上,進展很快,慕陵快要完工了。&rdo;
鹹豐點點頭,&ldo;那就傳下旨意,讓奕修築慢一些,要保住質量,不可只圖快而發生以前的事,就是慕陵修建完畢,也讓恭親王在河北多呆一些日子,觀察施工後有無什麼異樣的變化。&rdo;
肅順一聽這話心中高興,說明自己的這份奏報起了作用,只要奕不進京,整個朝中大權就是自己一把攬,他醇親王奕大學士柏葰等人就只能幹瞪眼,奈何不了他肅順。
鹹豐見與肅順同來的還有軍機大臣。怡親王載垣和吏部尚書陳孚恩,又問道:
&ldo;朕命你們議定耆英在天津和談中所犯罪狀,爾等是如何議定的?&rdo;
陳孚恩回奏道:&ldo;幾位大人議定耆英所犯罪過對我朝危害太大,實在罪不可恕,理應處死。但念他是兩朝重臣,又曾深人洋人艦艇冒死簽訂了《江寧條約》,可以減緩,以絞監候較為合適,最後還是由皇上一人裁決。&rdo;
鹹豐嗯了一聲,又問肅順道:
&ldo;肅中堂以為處何刑最合適呢?&rdo;
&ldo;臣以為耆英罪不可饒,他雖是兩朝重臣卻依老賣老,明知和談不應先洩露談判機密,卻又有意向洋人洩密。和談關鍵時刻不辭而別多日造成惡劣影響,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