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貝勒郡王銜,以示懲儆。特諭。
發過諭旨之後,兩宮太后又傳旨召集各親王、郡王、貝勒、軍機大臣、大學、六部、九卿等文武大臣到養心殿商定訓政之事。眾人知道這是兩宮太后意旨,誰也不說一句反對話,更何況皇上親政一年多的所作所為確實暴露出許多不足之處,特別是一日之內連發兩道諭旨裁撤十位親貴重臣的做法更令滿朝文武覺得皇上年幼無知,獨立執政的時機尚未成熟。
同治皇上見文武大臣一致贊同太后訓政,也不好再說什麼反對的話,也只好表示同意。於是,又一道硃諭發出:
朕自去歲正月二十六日親政以來,察納雅言,以振朝綱,勤於奏對,欲揚國威。唯覺年幼,體不量力,恐思之偏狹而負眾望。恭請兩宮太后訓政,輔朕中興大統。朕謹尊大後訓誨,倍勤勵精,早成聖德。特諭。
諭旨一下發,訓政開始,樂的是慈禧,惱的是同治。同治滿心歡喜親臨朝政執掌大權,擺脫兩宮太后干涉,自己實實在在地做幾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從而振興朝綱,恢復到康乾盛世的榮耀。誰知這滿懷的希望化為烏有。名義上是訓政,而實際上是做太上皇,大大小小的事沒有太后點頭一律做不成。慈安太后還好一點,偶爾垂問一下也不放在心上,而慈禧太后就不同了,牢牢把兒子控制在自己權力的掌心中,甚至對兒子所寵幸哪位妃嬪也橫加干涉。
同治在權力上得不到滿足,雖為人君卻不能施展兼濟天下的理想抱負,轉回來投入到個人的感情生活之中,希望從后妃們的天倫之中尋找到人生的慰藉。可是,同治的幾位后妃並沒有給同治帶來他所渴望那種的歡樂,他最鍾情的皇后阿魯特氏處處以後妃之德為金科玉律,力爭做一位合格國母,忽視了做一名合格妻子的標準,從而忽視了對皇帝丈夫的愛。同治在皇室大家庭尋找不到的東西卻在煙花柳巷中尋找到了,這不能不是一種天大的諷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