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殘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天,禹王召首輔和唐貴進宮,行過禮後,禹王問唐貴:&ldo;請貴侯談談修往巴東道路的狀況。&rdo;
唐貴說:&ldo;稟禹王,道路正在不斷地開拓中,因為是在山中修路,進展不是太快,每月能修十里左右,全部修完,估計要用三年。&rdo;
禹王頻頻點頭,對唐堯說:&ldo;轉告姒臣,讓他調九州的役工,加快修路的進度,力爭兩年內完成。&rdo;
唐堯和唐貴出了宮後,唐貴說:&ldo;我現在明白了,官做得越大,擔負的事就越多,普通人只看到當官的人榮耀,看不到他們付出的辛勞。&rdo;
唐堯對他說:&ldo;我教你一個當官的秘訣,再大的事情,都不能看得太重,如果那樣,用不了幾年,能把你累死,你只要組織好了人力,在後面催促著就行了,這叫做舉重若輕。&rdo;唐貴聽後,頓悟到了很多。
禹王賞賜了唐霸、唐貴、唐財和五大長老,每人一輛雙轅馬車,十匹織錦,十壇美酒。一個個樂得臉上像開了花一樣。
☆、第一百零一章;遊大都唐貴感慨
唐貴自從拜見禹王后,方知唐堯在禹王心中的地位,也明白了,這個從唐家嶺走出來的小子,早已是今日不同於往昔。今天的他,手握著華夏國軍政大權,雖然看上去謙恭溫和,但胸懷如海,深不可測。想到這些,唐貴感謝老爹慧眼識珠,培育了一位華夏國的棟樑,給唐家嶺唐氏一族帶來了振興。
唐堯要他和五大長老在大都多帶些日子,多走走多看看。這天,管家帶著他們來到城外,觀看稻田,眾人看到,每塊稻田大小一樣,整齊劃一,放眼望去,整片的稻田一眼望不到邊。
管家告訴他們說:&ldo;城外的稻田,當初就連禹王也沒想到會成現在這樣,不但供著大都上萬人的吃飯,每年都結餘很多,最奇巧的是,稻田不但產糧,如遇到暴亂,這些稻田就是一道阻礙暴徒的天然屏障。&rdo;
唐貴站在那裡想了想,恍然大悟地說:&ldo;堯兒的心思太深奧了,這樣的神思,真是非人所想。&rdo;回過頭來對唐霸說:&ldo;你小子上輩子修的什麼福,生了這麼一個聰慧的好兒子。&rdo;
大長老說:&ldo;這孩子生下來時,要不是你爹,早就被這小子丟到山裡餵狼了,到了五歲時,他大婆子又調唆他,差一點將孩子打死,又是你爹將孩子救了下來,並叫來我們五個作證,領養了這孩子,現在這孩子這麼仁孝,還不是老族長培養得方。合該這孩子福大命大,機緣巧合,拜了老神仙為師,學了一身的本事,我看就連重明祖爺那樣的神靈也挺佩服他的。&rdo;
一行人,觀看了稻田又觀看了銅坊、織坊,看到唐堯這麼多產業,而且個個紅紅火火,造出的東西,都是世所罕見地上乘物品,在場的人都羨慕的了不得,連唐霸都感到震驚。
下午回到府中,唐堯笑著問:&ldo;各位前輩,觀看以後有何感想?說來聽聽,你們的見解亊關唐家嶺的發展大計,我留你們在大都多走多看,目的就是開拓你們的思路,平時人們常說出路,也可理解為出去才有路。你們難得來大都一次,除了遊玩,大都的建築,商貿、農桑、工坊都是華夏國最先進的,你們可先好好想想,等想好了再說。&rdo;
眾人沉默了一會,唐貴先開口說道:&ldo;我覺得唐家嶺雖小,也應各行名業都要有,今後才能有發展。&rdo;
唐堯說:&ldo;你的意思是小而全,可關鍵是有些東西賣給誰,誰又去買,唐家嶺不象大都,人居眾多,且都是達官顯貴,豪門鉅富,流動人員也多,這些條件唐家嶺有嗎?&rdo;
大長老說:&ldo;我覺得還是踏實些好,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