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為這些花糙樹木都是主人用筆墨來換取的,所以揚州人把吳綺的園林稱之為:&ot;種字林&ot;。
我喜歡這個故事,不管它是否真實。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化的力量和文化的價值。在那個時代,文化還受到普遍的尊重和厚待。人們以獲得吳琦的詩文為榮譽,而吳琦則以種植花糙樹木為人生的第一樂趣。各取所需,又是何等的瀟灑!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聖經》中的一句話來:
一個義人所有的雖少,卻強過許多惡人的富餘。(《詩篇37:16》)
有的人擁有萬貫家財,卻沒有欣賞一朵美麗的花的能力;有的人兩袖清風,卻能夠與樹木和小鳥對話,他們誰更加幸福呢?
今天,城市裡再也沒有空地了,我們都被迫擠進鴿子籠般的高樓大廈裡。不然,你也可以效法吳綺,用詩文來換取花木。而我可以給你當&ot;經紀人&ot;,驗收對方的花木。對於花糙樹木,我比你更有鑑賞能力。那樣,我們過不了多久,也將擁有一個美麗的花園。
每天中午,我工作累了,便眺望瘦西湖。揚州瘦西湖邊上有一座白塔,與北京北海的白塔一模一樣。我可以望見遠處小小的塔尖。
關於白塔的故事有一長串,我挑一個講給你聽。
據清末許指嚴《南巡秘記》中記載,乾隆皇帝下揚州的時候,鹽商的頭目江某承辦一切供應。有一天,乾隆皇帝來到大虹園,看到周圍的美景,對左右說:&ot;這裡跟北京南海的瓊島春陰很像,可是缺少了一座塔。&ot;
江某聽到了乾隆皇帝的話,決定立刻連夜修建一座白塔,以取悅皇帝。但是,一時之間,苦於找不到北京白塔的圖紙。經過一番打聽,知道圖紙已經隨駕帶來,保管在太監總管那裡。於是,江某便向總管求圖,總管獅子大開口,索要數百金。鹽商們不惜鉅款,賄賂總管五百金,終於獲得圖紙,得以施工。
一夜之間,白塔建成了。江某希望乾隆皇帝能夠早點看到。怎麼辦呢?江某又找到總管,請求他說動皇帝早上去看白塔。總管的口開得更大了--他說,成功了的話他要萬金,不成功的話,也要&ot;開口金&ot;百金。
總管說動了皇帝。皇帝一大早起來就去看白塔。他看到了這座一夜之間建成的白塔,不禁感嘆說:&ot;鹽商之財力偉哉!&ot;
皇帝有這樣發自內心的稱讚,鹽商們總算鬆了一口氣。然而,他們沒有聽出皇帝的弦外之音--在一個絕對專制的時代裡,只允許皇帝本人擁有&ot;鬼斧神工&ot;的力量,其他人要是顯示出某種出風頭的能力來,立即會招致皇帝的嫉妒和懷疑。
鹽商成也白塔,敗也白塔。
皇帝在稱讚之後陷入沉思之中:鹽商一夜之間就可以修建一座白塔,他們會不會對自己皇權形成威脅呢?一想到此,皇帝立即警覺起來。
鹽商的馬屁拍到馬腿上。專制君王發現了蘊藏在民間的智慧和力量,發現了商人的勃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他開始忐忑不安了。專制君主認為,商業的發達,有可能會危及帝國的&ot;超穩定結構&ot;,於是他開始向鹽商們下手了。
後來,皇帝找個藉口把江某處死了。遭殃的並不僅僅是江某一人,獨裁者很快實施了一系列打擊淮揚鹽商的政策。到了清代中期,鹽商迅速衰落。發軔於揚州的一棵資本主義的幼苗夭折了。
歐洲從中世紀起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市民階級,他們的生命和財產都受契約的保護,而不受君王和貴族的任意剝奪。他們是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動力。
跟歐洲不同,中國自始至終都是君王一個人的天下。在中國文化中,從來就沒有私有財產和人格尊嚴之類的概念。儘管鹽商們一時可以富可敵國,但他們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