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3/5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聞知連忙賀喜,郭子儀見時機正好,便請李豫為幼子賜名。李豫推辭不過,略作思索道:“今日日頭當中,不如取名為曖,如何?”
“郭曖,好名!”郭子儀大喜叩謝。
“聖旨到!——”
一陣快馬蹄響,數名內飛龍使簇擁著一名內侍急駛入軍中。
李豫等連忙置香案接旨。聖旨道:河南節度使崔光遠所據魏州為史思明攻陷,史思明若向鄴城進軍,則太子為國之儲君身處險境,實為憂虞,令太子豫即刻回返長安,魚朝恩仍行監軍之責,諸節度使務必同心協力共克鄴城。
郭子儀一聽聖旨,心涼了半截,眾節度使本就互相不投契,無統一排程怎麼攻打鄴城?暗歎皇帝太為多疑,這次遠征,先是疑眾節度使,再疑魚朝恩,現在這道聖旨怕是又疑太子李豫了?這一疑,究竟是怕太子居功過偉,還是擔心太子不能勝任呢?
李豫接旨後向郭子儀簡略交待幾件事,又回營帳換過行裝,待走出營帳,張涵若已背向等候在外。
李豫走近,與她並齊而立,平視前方,低聲道:“你放心,當初你我協議過的事你已助我完成,我也必定助你殺安慶緒報仇。現在我雖然要離開,但我已囑咐過郭子儀將軍,有他照料你,有他在,必定能攻克鄴城,到時定會讓你手刃仇人。”
兵殘楚帳夜聞歌
高月明正是如假包換的沈珍珠。
半年前,她自請與李俶和離出宮,方出洛陽宮禁,春雨滂沱而下。她滿心決然而悲愴,不避風雨,渾身透溼,亦不願與默延啜等舊人再有瓜葛,恐他們隨後找來,靈機一動,避至銅駝坊的豳王宅中。哲米依與李承宷雖然已回敦煌,可是宅中數名老家人都認得沈珍珠,旁人就算刻意要找尋她,哪怕尋遍洛陽城中的客棧、寺廟等地,也難以想到她會避至此處。
在豳王宅中,沈珍珠因淋雨著了風寒,高熱不退,她怕露形跡,不允豳王宅老侍從出去尋醫問藥;只以冰敷退熱。纏綿數日才奇蹟般退熱,喝下一點簡單的藥水,身體漸漸康復,惟有一副嗓子被燒壞,卻是無法回覆原狀。眾老家人都為她可惜,她倒覺得是天賜機緣,與過往總有一些不同了,從此涅磐重生也未嘗不可。
她一意想著回返家鄉吳興。於是以男裝示人,辭別豳王宅,僱一輛馬車,沿河而下往吳興行去。
鄴郡乃洛陽至吳興必經之地,有六十餘座城池。安慶緒長期駐於鄴城,故而屬下官吏對鄴城內外治安極為重視,在愁思岡便開始設關卡層層檢查,也多有見過往婦女姿色不錯,強行擄掠的。沈珍珠一路南下,雖不必經過鄴城,卻必須由愁思岡過鄴城外郭回吳興。那日她正在愁思岡預備過關卡,卻正看見安慶緒由此經過,她見情形不對,急忙縱馬退避,誰想竟然在山中迷路,無巧不成書,在極偏遠的山麓下逢著砍柴歸來的劉潤!
原來劉潤本是鄴城人士,數年前沈珍珠縱放劉潤與韋妃逃離長安城後,二人便遠避於鄴城外人煙疏離之地,偶逢外人以夫妻相稱,自言姓高,其實仍行主僕之禮。這一過數年,二人安寧度日,韋妃閒暇時種花養草,劉潤料理生活,真如世外桃源般,自得其樂。
故人重逢異地,正是悲喜交加。沈珍珠暗察形勢,她沒有過關通牒實難由愁思岡通關至吳興,便暫且住在韋妃、劉潤處,易名為高月明。她天性聰穎,不過二三個月功夫就習得一口鄴城土音,有時與劉潤入山打獵,暗自於高山處觀察愁思岡地形,這才有為張涵若和唐軍領路一事。也正因為唐軍領路,在兩軍交戰衝擊中,她被衝散至叛軍陣前。雖身著男裝,安慶緒仍是一眼就認出她,縱馬上前,便如數年前曲江池畔一般,將她攬至馬上帶回鄴城。
被俘至鄴城後,沈珍珠開初也忐忑不安,不知安慶緒將怎樣對待她。會以她為人質,脅迫唐軍麼?還是會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