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盛頓紀念碑。
馬德弼滿有興趣的打量著在晨光中的這懂具有濃厚的英格蘭建築風格的大樓,在陽光下它自得耀眼。在近200年的歷史中,眼前的這懂大樓深深地影響著整個世界,這堆建築物也成為了歷史性的建築。隨著美國一任任總統的入住,它又融入了美國式的建築風格。馬德弼仔細地端祥著白宮,他發現,撲素,典雅恐怕才是當初建設白宮的基調。
馬德弼的觀察和得出的結論是十分正確的,他根本沒想到,他的想法和當初選定白宮基址的美國開國元勳,第一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喬治。華盛頓的想法是驚人的相似。華盛頓的理念是:“白宮不是一座帝王的宮殿,不應該去追求豪華,住在裡面的人應是國家和民眾的僕人。”因此要求它只須撲素,雅典,寬敝,堅固且無須太高,有三層樓足矣!
最令馬德弼感到好笑的是,這座始建於1792年的大樓,竟然歷經8年到1800年才建成。第一位入主白宮的竟然不是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而是美利堅合眾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美國人的傳統觀念竟與中國人如此相似,中國改朝換代的皇帝都要住進紫禁城內,非此不足以顯現出帝王的威嚴。而美國的歷屆總統則一律以白宮為官邸,無一例外。因此白宮也就成為了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馬德弼還大慨記得,好象記得美國人介紹的時候說,設計白宮的是一位愛爾蘭建築師,叫什麼詹母斯。霍本。這傢伙是用18世紀英國的鄉間別墅為主調,又揉合了義大利著名建築師柏拉迪的歐式造型。也算這個霍本不愧為世界級的大師,二者結合得夭衣無縫,混然天成,外表使用產自弗吉尼亞州的一種白色堅硬的石灰石作材料建成,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但當初這憧建築並不叫白宮,白宮這個名稱是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命名的,以後人們就這樣稱呼這堆石頭堆徹物了。
在馬德弼前約600米左右的白宮,在初升的朝陽照射下象是一支振翅欲飛的鷹,帶有半球形的主樓是它的腦袋和身軀,東,西兩座低於主樓的翼樓是這支鷹展開的雙翅,半球形屋頂上的旗杆則是老鷹前伸的嘴喙。也可以將它看成是一架剛離地起飛的噴氣式飛機。那尖尖的旗杆就是機頭上的探空管。
不過馬德弼覺得,如果沒有東,西翼樓的話,白宮的主樓就顯得有點小氣而且有點中國人所說的“穿西裝戴瓜兒皮”一樣不倫不類的了,雖然它出自名師之手,且建築材料特別,但它並不比華盛頓市中那些有錢闊佬們的住宅更引入注目,馬德弼甚至覺得白宮主樓並不比落座在華盛頓廣場邊的科斯派爾家的住宅更好。但有了翼樓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可以說找不出任何一憧建築能將美國風格,英國風格和歐洲建築風格如此完美的揉和在一起,撲素,典雅,高貴而不失雄壯。白宮的西翼是由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主持於1902年建成。東翼樓是由富蘭克林。D。羅斯福總統主持,於太平洋戰爭爆發那年即1941年建成。
陽光下,這座白色建築更象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雕望!
(未完待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受降
如果留意一下1945年8月的“中國備戰區受降單位分配表”,就可以很容易地發現兩個現象:一個是,在這張分配表中沒有**領導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的受降份額;另一個是,**的受降單位除了“戰區”以外還有“方面軍”,似乎是來自於兩個系統。
抗戰時的“戰區”制度是在1937年的南嶽會議上確定的,從那時起直到戰爭結束,雖然備戰區的劃分有所調整(從最初的五個戰區,到最多時的十二個戰區加兩個游擊區),但指揮模式卻基本沒有發生過變化,始終是由“最高軍事委員會委員長”透過軍政部下達各項指令。
到了1944年的下半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