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朝鮮王改姓 (第1/2頁)
淮南王劉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開發債券銷售不暢其實也很好理解,如今大夏諸國出借錢糧慣例都是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如果不用國家強制購買的方式發行,誰會自願購買這種年利息只有百分之五的債券,就連國債的發明國威尼斯共和國也是透過行政命令的形式強制國民購買國債的。
話說晉軍攻破朝鮮王都王險城時,朝鮮王‘子準’因為見機早溜的快,因此帶出了朝鮮王宮中千年積蓄,身邊還有數百忠於自己的王族武士護衛。
朝鮮東邊山森中的封君都非常有禮的接待了子準,不過封君們由於害怕朝鮮王‘子準’鳩佔鵲巢篡奪自己的領土,不過接待數日便將其禮送出境。
直至子準遊歷至一處關係要好的領主處,這位忠誠的領主為子準指了一條明路,改名換姓,前往洋京購買開拓證開拓領地安身。
於是這位改名王準的前朝鮮王,帶著朝鮮王宮千年積蓄來到了洋京。
此時的洋京已然是熱鬧非凡,只因大夏近年來已無戰事,晉國開拓詔釋出之後,一些不安份的亡命之徒紛紛前來洋京碰運氣。
各國官府也樂得這些整日遊手好閒、無所事事,整日在地方上胡作非為的遊俠們離開轄區,不管是自願也好,遊說資助也罷,亦或者驅逐流放也行,大夏諸國中無數地方遊俠被送上了前往晉國洋京的大海舟。
王準等人進入洋京後發現此地已經變成了一座大軍營,到處都是手持利劍的青壯在到處晃悠,街邊豎立著不少傭兵團的招兵幡。
時不時有一隊整齊的巡邏兵路過,這些巡邏兵身著赤底紋金錦衣戰袍,身著鑲鐵皮甲,手持長兵器,腰懸短劍,背後上還背一把強弩,一看就知道是精銳之軍。
只因第一批發行的一百張開拓證已經被搶購一空,王準只能前往洋京證券交易所購買二手開拓證。
不差黃金的王準出手非常闊綽,他將洋京證券交易所掛牌在售的十張二手開拓證,以平均每張三百斤黃金的價格全部收購。
不差黃金的王準一下子將交易所開拓證的價格從每張二百斤黃金拉到了四百斤黃金。
看到開拓證在洋京證券交易所掛牌的價格在一個月內從一百斤黃金漲到了四百斤黃金,整個洋京都瘋狂了,只因買到了一張開拓證,什麼也不用做,一個月就淨賺三百斤黃金,就算犯法去搶劫也搶不了這麼多黃金。一時間開拓證一證難求,三天不到的時間開拓證的價格就漲到了五百金。
晉王項羽見開拓證賣得如此火熱,也管不了什麼戰略部署,有錢不賺是龜孫,於是時隔一月後,項羽又授權晉莊以每張五百金的價格發行了第二批開拓證,總共五百張。
第二批開拓證在晉莊發售後,不差黃金的王準又從晉莊購買了九十張開拓證,正好湊成一百張,在王準的設想中,將來自己的領地將由一百個男爵領組成,方圓五百里。
第二批五百張開拓證很快也銷售一空,或許有人納悶主要是誰在購買開拓證呢?從男爵所的開拓領地輿圖上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在第二批開拓證發售後十餘日(核實的時間),晉國男爵所管理的開拓的領地就包含了整個原箕子朝鮮東部的領地,而且還不斷的向南延伸。
朝鮮半島本來就有眾多因躲避秦朝苦役,遷徙而來的秦民,因此朝鮮半島上眾多封君找個代理人前往洋京購買開拓證是輕而易舉。箕子朝鮮本來就是從中原遷來的,這些朝鮮封君努力糾正一下發音就又是晉國的好男爵。
發現這個現象後,晉王項羽表示很無奈,這跟自己預想的戰略目的並不一樣。不過看在黃金的情面上,項羽只能咬牙認了,只是讓男爵所對這些晉國好男爵們提出了資格要求,每年秋收後必須前來洋京男爵所透過普通話與簡體字考試。
時隔半個月,晉王項羽又授權晉莊以每張五百金的價格發行了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