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沖天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角落裡的雜物,工具,散亂的衣物和其它書籍。不放過任何一件物品 都拍了照,門仍持續性的往大里自動開啟著,忽然外面有人喊“能了,我能出來了”,說話間門口衝進一個人影,原來是葉田田箍腳的機關自動鬆開了,葉田田感到腳踝處鬆開的第一時間,就拔出腳來了。
她進門後十分興奮 ,看看這兒,瞅瞅那兒,臨了見別人拿著通訊器拍照,也象模象樣地一通亂拍,走到打字機前時她好奇地問:“黃姐,這兒真的是上輩子大能留下的屋子嗎?”
黃佳依點點頭,說:“是的,應該在150年前進行科學考察的人們留下的。當時條件很簡陋,你看 ,打字機還是敲擊鍵,一分鐘打不出幾個字,哪像咱們現在語音轉文字一分鐘能說600多個字。”
葉田田好奇地看著桌子上的打字機,試著按了一下敲擊鍵,彈性很好,她諾諾的說:“黃姐,要是把這個打字機帶回去,咱們搞個拍賣會,是不是可以發財?”
張寶田一聽這話馬上阻攔道:“葉田田不能這樣做,前人留下的對於後人來說都是公共財產 ,不能佔為私有,咱們發現了這樣的小屋及其中物品可以公之於眾,還可以發表文章,釋出自己的照片,並且有發表文章和首次拍照的版權。但所有物品絕對不能帶走據為私有,咱們還要恢復原樣,讓後來的人繼續觀摩,以勉勵熱愛科學,喜歡探索的人,善於觀察的人。”
葉田田聽了,吐了吐舌頭,沒敢再動。是的,敬畏之心應該人人皆有,對於前人遺物 ,不能冒犯,更不能據為己有。發現了也要保持原汁原味恢復原貌。
小屋確實不大,佔地大約40平米左右,而且是木質結構建起來的。談不上裝飾之類的。不過,木質的有個好處是可以隨便塑形還保溫。
小屋屋頂是坡型結構,一方面防風,另一方面防積雪。
三個男人最感興趣的是門上的機關,以及為什麼設定機關?
他們看到門後上中下各有一個支架,每一個架上都有一個鏈條連線門上的鐵條,鐵條上設有齒輪樣凹槽,如果要是閉門,門上的鐵條會隨便就拉出來了,但若是開門,支架有反齒扣,為彈簧式卡扣,它卡住鐵條不能反向拉出。只有透過鏈條齒輪把卡模拉起,才能放一個輪齒距離,外力加持下可能卡扣來不及回位,一次過兩三個輪齒。
或者內部有一個人在裡面把倒扣的卡模人工撬起,鐵條全部退出,才能順利開門,要麼就得用鏈條一點一點的把門拉開。
鏈條的啟動處正好就是葉田田腳踹開的地方,只有腳在那個位置,那個轉子才能一直旋轉旋轉,把鏈條拉下去,門才能越開越大,而且它旋轉到盡頭,也就是門開到最大的時候,卡腳的兩個夾葉往兩邊分開,腳才能拿走,如果鐵條不回到盡頭,夾葉不退下,使勁往出拔,反而越卡越緊。
不得不說構思很巧妙,前人應該是用這個裝置防盜賊和防野獸的,或者是防止自己被凍在外面,設計成這樣子的。
幾個人觀察完畢,出了小木屋,把外面也拍了照。怕船上人著急,乘著無人機迅速回了船上。
趙小同他們確實正焦急等待著他們。
看他們回來立刻起航,面向目標進發了。
破冰船繼續向南航行,深入南極圈內。趙小同一直在用衛星通訊器釐定座標,天空已向灰濛濛轉變,他們的航向應該在向極夜地區前進。
船頭的風變得冷冽起來,有時甚至夾雜著雪花飛舞,不斷地向船上的人們撲來,看防寒服上的外顯溫度,顯示外界溫度已降至零下35度。
黃佳依興趣不減的將攝像機架在甲板上,臉上的興奮之情難以掩飾,此行她已斬獲一個重大發現,已不虛此行。
當船長雷橫在船上用華語廣播正在跨越南極圈的神聖時刻,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