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落窗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個男人在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何若初這邊的女人也開始聊開了來。張嬸子和何若初說了何若初走了以後家裡的佈置,何若初聽得很仔細。
張嬸子說完了,又想起了這幾天和丈夫商議的事兒,道:「若若,你要去隨軍不?」
何若初朝張嬸子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去。我都打算好了,到了部隊我就開個小飯館,不求多掙錢,能維持得了我的生活就好了,最起碼用點錢不用伸手朝別人要。」
張嬸子受過手裡沒有一分錢的苦,何若初要創業,她心裡是很認同的:「你做飯的手藝從小就好,開店可以的,不說大富大貴,最少能混個溫飽。」
張三蓮羨慕道:「我也覺得好,自己掙錢自己做主,不看誰眼色。」心裡暗下決心,等她有錢了,她也要像若若一樣自己開家店做老闆。
張大嫂光吃飯不說話,她和張大哥一樣都是悶頭葫蘆三桿子打不出來一個屁,結婚四五年了,兩口子一點口角沒鬧過。
張嬸子斟酌了一下語言,道:「若啊,你家田地能不能租給我們家種啊,你放心,租金該多少就多少,我們一分都不會少你的。「張嬸子是真的愁,明年她家三蓮就要嫁人了,嫁妝不能沒有,三蓮結婚後四磊也該初中畢業了,要是沒考上高中還好,要是考上了,這又是一筆大支出。
他們一家人都老實巴交的,做生意又不會,想來想去也就只能在田地裡忙活了,可自家田地裡就那麼點,再咋侍弄也不會增產多少。來來去去也就那麼點,思量想去也就只能租別人家的了,可這年代誰家不靠地裡那點糧食過活啊,能租出去的,少之又少。
何若初面上一喜,這到和何若初的想法不謀而合了,她在這個村子裡,能信任的人除了陳姨婆家和張嬸子家就沒別人了。陳姨婆家就不用講了,就她大表哥一個孩子,又在縣裡有工作,家裡的地就夠種的了。張嬸子家就挺好,上輩子也是張嬸子家種的她的地,,直到她死之前都還是她家種著,一輩子沒坑過她。有啥惠農政策也是第一時間通知她。
這輩子何若初還是準備給張嬸子一家種的,就圖一個放心一個舒心。
想到此,何若初大方一笑:「我今天來也是說這事兒呢,我在這村子裡交好的人就你們家和我姨婆家,我一婆家的情況你是知道的,這地我原本就是想給你們種的,也不說租金不租金的,我家這些田地的稅收交了也就不剩下啥了,我只希望嬸子幫我看看家,別讓我家裡進小偷。」
張嬸子喜笑顏開,她覺得這些年對何若初的好不算是我白費,但她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一碼說一碼,租金不能不給你。」
何若初深知張嬸子的性子,和她一樣,不願意佔別人的便宜,為人處世也十分的老練,張家要是沒有張嬸子啊,她家五個孩子可能都養不活。
「那這樣,我少收一點吧,別的錢就當是請你們幫我看家的了。」
大家各退一步,張嬸子滿意了,何若初也滿意了,於是就在裴邢三個大男人划拳喝酒的時候,何若初和張嬸子已經把合同都簽好了,等三人喝得差不多了,張嬸子找了瓶多年不用的印泥來,拿著合同過去給張叔蓋手印,張叔笑呵呵的伸手就蓋了,顯然是很相信張嬸子。
到裴邢這裡,裴邢上下掃了一眼就在見證人這個地方簽了名。
事兒辦完了,裴邢等人也喝好了,眼看著也到後晌了,何若初他們便告辭回家了,中午在張家吃了飯,自家泡著的米飯就沒辦法整了,何若初讓裴邢去西廂房拿了一個簸箕來,將米倒進簸箕裡晾乾,她和裴邢的新房後面就有一個石磨,晚上回去磨成粉蒸粉蒸肉吃也是很不錯的。
鋪好後放在廚房的窗子上風乾,他們在家裡也沒多待,拿上一瓶酒一條煙他們又去了陳姨婆家,陳姨婆在屋裡歇午覺。她年紀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