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第1/2頁)
阿寶是個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就要你抄。」蒙真堅持,一點也不講情面,「你好好學學怎麼孝順你爹,而不是像現在這般對你爹各種猜忌,說話沒大沒小,不成體統。」
他這話雖說的重,可聽在濛鴻耳裡卻無任何情緒,濛鴻知他爹並非真生氣,遂道:「爹,我認為好的父子關係並非一定要像書上說的那麼刻板,雖說這敬順為孝,可我只是嘴上皮了些,心裡對您並無半點不敬。而且,你看啊,您這幾場考試都是我陪在您身邊,我又是給您老做吃的,又是上下考場接送,哪一場不是孝心滿滿。所以爹,您又何必照著書上的條條框框來要求我,其實您心裡是知道我最孝順的不是。」
蒙真再次將目光轉向他身上,卻無半言,濛鴻便又接著說:「我認為好的父子關係應該像朋友一樣,父親不一定要嚴厲,兒子也並非要時時恭順,父子倆促膝相談,有什麼話大咧咧說出來,就像我與爹這樣……」他攙住他父親的胳臂,兩道眉毛一彎,露出個愜意的笑,「你說是吧,爹?」
蒙真挪開目光,沒說是與不是,他陷入了沉思。上輩子他作為道法上成的老祖,他的徒子徒孫們拜他時都要畢恭畢敬,而他自己也認為,徒孫們對師祖就該恭敬如命,哪能一天笑哈哈的,沒大沒小,成何體統。
由師徒及父子,他認為父子也應該如師徒那般,雖說父親不必事事苛責嚴厲,兒子也不必事事聽從父母的話,若父母是個不成好的,孩子一味地順從,不就愚孝了嗎?那樣還不如不孝。
可像濛鴻說的,父子關係搞得像朋友一樣,蒙真卻從未聽過也從未想過。
朋友是同輩關係,推心置腹,幾個杯盞便可言歡。可是父親與兒子天生就差了一輩,若是以朋友一樣相處,父不父子不子,不倫不類,身為父親威嚴何在。
但是蒙真非那等不會變通之人,他明白濛鴻說的朋友關係,應是相處起來使人愉悅,並不就是亂了輩分,子不敬父,父不束子那種。
可他嘴上並不會說出來。本來來到這一世,身份處處受制,在學裡與那麼多小孩做同輩,到了家裡還要讓兒子與自己同等,那可不行,想都別想。
蒙真當即哼一聲:「父為子綱,我是你爹,你就要事事聽我的。我讓你抄《孝經》二十遍,你就得抄二十遍,少一個字少一個點都不成。」
濛鴻嘴角抽了抽,似是要哭出來:「我說爹,您講點理成不成,我又沒說什麼大逆不道的話,而且這大熱天的我守在考場外面等著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您不獎勵就算了,怎麼還罰這罰那的,爹,你沒有心。」
蒙真側眸看他,心中好笑:「你再多話,《孝經》加抄十遍。」
「爹……」濛鴻好不委屈,心想,他爹這是有意難他,好在他送他爹回了家自己就會返回京城,什麼《孝經》十遍二十遍,他就是一個字也不抄寫,他爹還能跑京城捉他來不成。上次他不也沒有抄寫嗎,蒙真也沒把他怎麼樣。
他這麼想著的時候,蒙真已走開老遠,濛鴻又兩步追上,依舊管不住自己的嘴,說:「爹,我有種不好的預感,我總覺得有一天您會丟下我們離我們遠去,不知是不是真,但願我杞人憂天了。」
說者不知是否有心,但聽者卻有意。蒙真聽了濛鴻的話,不覺想起濛鴻醉酒的那晚,他對濛鴻說,他從天上來,將來還要回天上去。
當時濛鴻醉的厲害,醒後應該不會記得那晚說過聽過的話。蒙真覺得濛鴻上一輩子的身份並不簡單,洞察力很強,像是覺察出他將來會離開這裡。
不過那又怎樣,他修的無情道,向來寡情,真到了飛升的那一天,他可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幾個兒子豈能成牽絆。
「人終有一死,沒有誰能一直陪伴著誰,你爹逐漸年老,終有一天會離開你們,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人之常情,你們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