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第1/2頁)
劉鳳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盟會南方支部的胡漢民、朱執信、胡毅生等,對於粵省發難策略,獨重視綠
林會黨方面,初令陸領、陸常等在順德樂墟起事,兩廣總督張鳴岐派粵紳江
孔殷率防營攻之。
陸領等竟為所敗,黨軍聲勢因之頓挫。
朱執信、胡毅生便潛入內地。他們名聲雖大,但事實上掌握的力量有
限,運動軍隊未見多大成效,著重致力的只是各路民軍。
1911 年10 月24 日,革命黨人彭瑞海在廣東化州發難,接著南海、順
德、三水等地民軍聯袂而起,迅速出現民軍數千挺進佛山、直取廣州的聲勢。
負責策劃東江地區起義的陳炯明,與鄧鏗等在惠州淡水發動了具有較
大影響的起義。
惠州長期是革命與反革命激烈爭奪的地區。在淡水起義前,同盟會員
嚴德明等已在這裡作再度舉義準備。嚴被迫離惠後,陳炯明接替了他的工作。
為使東江地區形成革命大火燎原之勢,陳炯明召集東江的同盟會員於香港,
對起義作了周密的軍事部署。命曾國琮入陸豐,鄧伊臣、劉定叔進海豐,賴
仲璧、周鋒、遊克楨、趙紫金、李子先、歐陽俊往河源、龍川,廖容、廖肅
入連平、河平,丘耀西、梁鏡球、林虢真、陳潔入博羅,陳炯明和鄧鏗到淡
水。推陳炯明為總司令。
陳炯明、鄧鏗於11 月1 日入淡水,集合當地農民和手工業者約百餘人,
攻佔淡水警署,隊伍隨即擴大到500 餘人。嚴德明、陳經、丘耀西等亦率師
來會,起義軍共約3000 人。陳炯明把這支起義軍編成7 個大隊,即向惠州
進發。
陳炯明事先已在惠州清軍內部進行策反工作,與巡防營管帶洪兆麟達
成協議,約定革命軍到達時,洪部即投誠。那洪兆麟又是清軍駐守惠州的陸
路提督秦炳直的外甥,洪部素為秦倚重。
授命駐佛子凹的洪兆麟巡防營反戈,終於迫使秦炳直獻城投降。11 月
9 日,惠州光復。
陳炯明光復惠州後,佈告剪髮和安民,歸善縣易名惠陽縣。隨後陸豐、
海豐、紫金、河源、龍川、連平、河平,亦相繼光復,並派隊到惠州城會合。
進城隊伍不下萬人,不少系會黨、綠林改編而來,但由於陳炯明等約束較嚴,
對居民商店均絲毫無犯,受到時人稱讚。
陳炯明將民軍大隊補充整編,連同秦炳直降軍,改編為七個旅,任命
嚴德明、洪兆麟、陳月橋、丘耀西、陳焯廷、謝子瑜、黃德修為旅長。陳炯
明自任總司令,鄧鏗為參謀長;並採用&ldo;井&rdo;字旗號,寓古代井田之意,表
示對中國社會及土地問題的關心。這支軍隊在惠州編成,惠州古稱循州,故
此軍稱&ldo;循軍&rdo;。
陳炯明準備西下,光復省垣。
惠州之捷,先聲奪人,西江、韓江諸路起義軍,同時響應。高劍父、
莫紀彭、任鶴年、林君復等以駐香山錢山之新軍反正,自稱香軍。黃明堂起
於高州,自稱都督。此外,陸蘭清、李福林、陳逸川、何剋夫、周之貞、王
興中、梁金鰲、楊萬夫、石錦泉、劉肇愧等亦揭竿而起,各樹一幟。
兩廣總督張鳴岐甚是頑固。他素以辦事幹練見稱。廣東設有水師提督
和陸路提督,水師提督李準所率巡防營,戰鬥力較強。以後又增調廣西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