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撿漏 (第1/4頁)
兔子不愛吃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完江之強好萊塢之行的經歷後;
林嘉竣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件事情:
為何程龍奮鬥了那麼多年,直到41歲的時候,才終於在好萊塢站穩腳跟開啟局面?
沒錯,前世程龍1995年靠《紅番區》開啟好萊塢局面時,他已經四十一歲了。
所以說,華人在好萊塢打拼,真心的不容易。
華語文化想要在國際大舞臺上綻放出應有的光芒,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這一刻,林嘉竣更加堅定了支援程龍的決心;
如果讓程龍提前八九年在好萊塢站穩腳跟,開啟局面,很多事情可能會變得不同。
畢竟,有些事情,光靠林嘉竣自己一個人,是做不來的。
和江之強交流一番,林嘉竣讓江之強對太平洋對面的那條臨時院線,保持密切的關注和聯絡後,他就離開了鳳凰影視的辦公室。
隨後,林嘉竣信步來到了鳳凰文化這邊。
鳳凰文化,目前的重點發展方向,依然是《鳳凰日報》。
如今《鳳凰日報》的日銷量,穩定在4萬5千份左右,在香江眾多報紙當中,居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這對於一家成立不到半年的報紙來講,成績實屬可喜。
金鏞經營多年的《明報》,在鬼吹燈事件之前,日銷量也不過10萬份出頭;
現在鬼吹燈事件的最高熱度已經過去,《明報》留存下來的日銷量,大約將近20萬份;
和原先歷史時間線上1989年的銷量相仿,相當於《明報》提前3年吸收了一批潛在讀者。
總的來說,《鳳凰日報》的日銷量,能夠在短短半年達到4萬5千份;
大機率是得益於之前林嘉竣定下的貨款返還策略。
另外還有比較特殊的一點,《鳳凰日報》的主流讀者群體,大多是相對容易接受新興物事的年輕人。
加上《鳳凰日報》橫版排版的特殊性;
這讓《鳳凰日報》從根子上,就與香江的其它報紙有了區別。
假以時日,這份報紙必定可以成為林嘉竣事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鳳凰日報》的重要性,與日俱升。
實際上,林嘉竣一直沒有肆意擴充《鳳凰日報》的終端合作者,反是刻意控制著《鳳凰日報》的發展速度;
這樣做,就是為了敦實這份報紙的基礎。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業內同行的敵視和傾軋;
一份新興的報紙,總是太過出風頭的話,容易受到業內競爭同行的打壓。
畢竟香江這塊地方,報紙的競爭實在太激烈了。
想想看,巴掌大的香江半島,當前人口不過六百萬出頭,居然擁有50家各類報紙;
日均報紙銷量更是高達200萬份,相當於平均3~4人就擁有一份報紙,這個比例是相當的驚人。
紙媒時代,在香江,除電視電臺以外,報紙幾乎是人們瞭解外界資訊的唯一視窗;
香江作為一個國際型大都市,人口密集,競爭激烈;
人們對於資訊的渴求,更是超越了一般的地區。
可以說,林嘉竣當初能夠幫助《明報》衝上日均銷量40萬份,就是利用了這種行業基礎;
當然,還有《鬼吹燈》小說的特殊性,以及林嘉竣對資訊操控的前瞻性,俗稱炒作。
這種在後世爛大街的手段,在這個年代,確實非常好用。
沒有經歷過網路時代資訊轟炸的人們,更容易被報紙或者媒體引導。
這些情況,大概到了日後網路時代的來臨,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但網路的普及,離現在至少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