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10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那時誰又能想得到,這小小女子將會力挽狂瀾,改換乾坤,成為大盛日後的新主。
此際於登泰樓內相迎者,便有當年出言譏諷過的人,現如今再回想起來,不免慚愧惶恐,絕口不敢再提當年事,而那又哪裡只是當年事,往重了說,都是案底啊。
想到這裡,心虛者又悄悄抹了把汗。
三樓處,作為登泰樓東家的孟列也憑欄而立,迎候著即將經過的隊伍。
伴隨著呼聲和禁軍開道聲,太女鑾車很快駛現。
似乎料到孟列會在此等候,車內重重簾幕被一隻手打起,現出了一張骨相深刻的女子面容。
孟列神情一肅,連忙抬手,深深揖禮到底,直到那車駕駛遠,才笑著直起身來。
李歲寧未再放下簾幕,一路看著沿途景象。
崔璟見狀,恐她有什麼交待,便將馬往前驅近了些,來到她的車駕旁。
此情此景,讓崔璟忽然想起了五年前的春日。
他結束了南邊的戰事,和常大將軍一同返京,途中遇魏叔易遭遇行刺,那是他第一次見到回來的“她”。
之後,他與她同路回京,不知她即是她,入城時,他的視線曾順著一枝粉白海棠看向馬車窗邊的她,正如此時這樣。
他實在很愚鈍,竟然很晚才認出她。
還好,值得慶幸的是,未認出時,他便已經遵從內心的指引早早地站在她身邊了,這或是他平生最值得驕傲的事。
李歲寧不知是否也想到了五年前回來時的情形,此際說話,只是與崔璟一笑。
她不笑時眉眼多沉靜幽冷,笑時眸如星辰粲然。
崔璟便也露出笑意,靜靜伴在她身旁,與她一同慢慢往前走著,走向這場盛大的熱烈中。
隨著大典日期接近,各地受召赴京者陸續抵達京師。
此日,護送聖冊帝一同回京的王嶽與姚冉,及幾名江都府中謀士,在駱家姐弟的陪同下,前去祭拜了駱觀臨。
祭拜罷,王嶽一行人在回城路上,恰遇自淮南道而來的入京隊伍。
淮南道各州刺史皆得召入京,此一行中,便有和州刺史雲回,申洲刺史丁肅,楚州刺史沈文雙,以及光州刺史邵善同。
除此外,還有安排完一切事務才姍姍來遲的王長史,以及江都刺史府中的幾名官員。
剛在駱觀臨墓前哭過一場的王嶽遂與王長史同行,上了王長史的馬車。
二人皆姓王,又同在江都共事,常以本家相稱。
車內,聽著王嶽的哽咽之言,王長史跟著灑淚之餘,心中又覺感慨,他也是拜讀了太女殿下的那篇《祭駱公文》之後,才知錢先生即昔日的駱御史,此際拭淚道:“某有眼無珠,共事數年,竟不識駱公……今知駱公,卻已不見駱公。”
待臨近城門處,車內敘話的二人才暫時壓下傷感,整理形容。
一行人雖是自淮南道而來,該有的查驗卻是不能少,但負責查驗的城門將官們的態度顯然要和善客氣得多。
隊伍很長,見前面還在查驗,後頭的顧二郎便從車內走了下來,活動一下疲乏僵硬的筋骨。
他生得一副頂好的皮囊,又十分精通打扮之道,衣袍飾物無一不精,剛一下車,便招來不少出入城者的目光,其中又數女子居多。
早就習慣了此等目光注視的顧二郎面上微微含笑,慢條斯理地整理衣袍,盡顯貴雅風範。
這時,身後突然響起馬蹄聲,雖不算急,卻也惹得人群紛紛避讓。
顧二郎回頭看去,卻是一愣,而後連忙露出端出自覺迷人的笑意,向那為首的女子行禮:“康校尉,久違了!”
康芷勒住馬,居高臨下地看向他,先糾正道:“我如今已是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