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 (第1/2頁)
辛丑年立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步、兩步……大概走三十七步,我能到竹燈店,我經常來這抱模具玩,這家店的燈籠花樣是做得最好的。」
進去的路上不算太困難,看黎肖啟反應還算平穩,辛秋就明白這次的閾值點還沒到。
第一次預設是讓他進入巷子,深淺的程度是距離,先是街巷賣貨的商行街,再到吃喝的玩樂街;再後就是讓他從穿過直巷,再由直行道拐彎,然後就是進岔路口和裡街……由深到淺、循序漸進。
首先要去的是商行街的燈籠鋪,這店不難找,荷花鎮藤編花燈是特色,辛秋要讓他去的是一家開在外街的、有些年頭的老店。
「那現在我們閉著眼睛開始想像,那麼我們開始往前走。」
「還記得那燈籠花樣是個什麼樣子嗎?」
黎肖啟搖頭。
「那看看我們這次能不能把之前那個做完。」
辛秋領著人進去,請了個同樣上了年紀的老師傅,手把手帶著黎肖啟。
他注意力被分散,剛才的焦慮被轉移了不少。
「小夥子要自己畫個花樣不?」
他點頭。
「看這滿漢全席的,瞧著就熱鬧。」老師傅給他刷著漿,看著黎肖啟還算不錯的畫工。
也是,畢竟他這些年分鏡畫得多,為此特意學過畫畫。
「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辛秋抓著一根根細細的竹藤。
「想起了當時做這紙紮玩意兒的時候正好是除夕。」有一年除夕,家裡冷冷清清沒有生氣,他走街串巷地跑,跑累了,就漫無目的地閒逛,後來待在熱鬧的燈籠店裡歇腳,裡頭一個手藝好的老人家發現了他,拉著硬是要教他糊燈籠,只是糊得實在無法見人,愣是毀了人家一個燈籠架,臨走前老人給他塞紅包,說是小孩壓歲錢該給的。
進店來看,漫漫熱鬧和生氣。
出巷去尋,處處相聚與團圓。
黎肖啟最後抱著那粗狂風格樣式的燈籠,打算給店員掃碼,辛秋攔住了,給他遞的現金。
「我們現在只能用現金。」
記憶裡的是老胡同,回憶中的也是少年時期的黎肖啟,沒有手機、也還沒有手機支付的,他還原場景,自然一樣得用現金。
他掏出掏錢夾,給店員付錢。
「小夥子,來、給您找零。」辛秋聽過關於他除夕夜的往事,之前特意跟老店家吩咐過,拿提前準備好的紅包袋,就是為了給他再發次紅包。
黎肖啟接過辛秋遞過他手上的紅包袋,看著他的諮詢師,紅著眼眶,覺得,似乎這也沒這麼困難。
兩人繼續往裡走,能遠遠地看見岔路口,黎肖啟的應激反應突然間就大了起來,他就只是遠遠地觀望著,呼吸急促、不肯往前再走。
「我、我不想回去了。」
「我不想、我不想回去。」黎肖啟聲音打著顫,腳步徘徊。
「回去?回京城的衚衕口嗎?」
「我不回家!我不回去!我、我不去…」
「肖啟,我們深呼吸,閉上眼睛、我們慢慢來,行嗎?這裡是荷花鎮,我們不在京城,我們只是進去裡邊……」
他引導著他放鬆,他聽到他提到回家,想著還可以再問下去。
「真的是小黎啊!我還以為我看錯了。」
辛秋被打斷了,他回頭去看,發現是路口的一戶人家,喊住黎肖啟的是個老人。
「李奶奶好,吃了嗎?」
「吃了,我早吃過了。」李奶奶杵著柺杖,站在門口估計有一會兒了,看見黎肖啟,揚起的嘴角看不到幾顆牙,老人的確有些年紀了。
辛秋對老人有印象,是那群在亭子裡剝蓮子的老人之一。
「李奶奶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