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霸主盤點二 (第1/2頁)
酒神葡萄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石炭紀,3.5億-3億年前,巨型昆蟲。 持續的板塊運動讓大量陸上和海底火山噴發,引起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大量二氧化碳湧入大氣層,地球溫度急劇升高。 同時大氣充滿了火山灰反射太陽光,又讓地球變成一個大雪球,這一持續非常長時間的水深火熱的生活,就是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75%的生物滅亡後,大量滋生的海藻吸乾了水裡的氧氣,海洋不再宜居,部分魚類到了淺海,這裡面的一些演化成兩棲類爬上了岸。 而這時候的大陸被昔日從海洋上岸,已經變得各種巨大化的節肢類動物佔據,陸地上到處都是三米長的馬陸,一米長的蜻蜓,稱為巨蟲時代。 昆蟲靠氣管系統進行氣體交換,空氣由氣門入主幹沿分支的小氣管至微氣管進入組織或細胞內,在此直接行氣體交換。 如果昆蟲體積太大,氧氣不能及時擴散至各個細胞內,會造成細胞缺氧死亡,所以昆蟲的呼吸系統限制了昆蟲體積的增大。 石炭紀地球氧氣巔峰狀態下達到驚人的35%,這種高濃度氧氣非常適合節肢動物繁衍生息,因而孕育了一大批巨蟲。 爬上岸的兩棲類看見昔日海里的天敵現在混的風生水起,一部分轉職成了爬行類,繼續和節肢類死磕。] 蟲子也有一段那麼輝煌的歷史,還有個以它們命名的時代,還真是應對了那句話:活到現在,誰家祖上沒闊過! 馬陸還是那個熟悉的,路邊經常會看到的黑色多角蟲,踩一腳會臭的那種,蜻蜓好像也和現在的蜻蜓沒有區別。 但是你說這些玩意兒在幾億年前能比人都大……噫!想想都頭皮發麻! 要不是知道這是正經科普影片,我們肯定會以為他們祖上是精怪! 和後世的鋼鐵叢林城市不一樣,現在的城市和鄉村,這些小蟲子都是隨手可見的,有那玩心上來的小孩子,立刻就帶著一棒子小夥伴,呼啦啦就要去抓‘巨蟲’。 也有人注意到了,那些巨型蟲和現在的小蟲區別並不是很大。 蘇頌:“這是說明,從這裡開始,除了氧氣濃度的高低,地球的環境開始趨於穩定,導致他們不需要再被迫演化了嗎?” 沈括贊同這個看法:“水裡有了魚類,陸地上也有了綠植和蟲子。即使往昔的霸主巨蟲現在成為了食物鏈底層,我們熟悉的生物也都開始登場了。” 唐朝,孫思邈邊抄寫記錄邊道:“這一次的火山噴發,想必規模十分驚人,甚至可能是地面和水裡的多個火山一起噴發。” 火山噴發這算個地理知識,大家跟著主播上課的時候都學過。 火山噴發會讓火山灰和火山氣體遮住陽光,導致氣溫下降,汙染水源,引起地震、海嘯、泥石流……會影響人類活動,但程度也並沒有那麼恐怖。 可到了滅絕2/3生物的地步,地球成了字面意義上的冰火兩重天,都不敢想象那時候的環境有多極端。 對著木頭模型戳穴位的甄權也感嘆道:“為了活下去,生物每時每刻都在演化啊!只是這演化的時間太長了,長到動輒千萬年。” 人類社會什麼奴隸制社會到主播她們那時候的社會才多少年,一億年都沒有呢。 另一個也來了長安醫學院,極擅草藥的大夫說道:“因為地球不給它們多的機會,只有演化方向剛好合適的才能活下來。” 越想越覺得現在的地球真是溫和,沒動不動就來個極端事件,搞一次生物大滅絕。 水旱災害甚至蝗災什麼的,只是針對他們人類而言,於整個地球生物來說,還真的不太夠看。 [二疊紀,3億-2.5億年前,鯊。 爬行類動物在這個時代佔據了陸地,爬行類裡又有一部分演化成了哺乳類的祖先合弓類,成了陸地霸主。 穩坐陸地食物鏈頂端的合弓類的麗齒獸,體型和速度堪比現在的犀牛,放到現在也是不容小覷。 同時期的海洋,連著三個時代的海洋霸主都是魚類玩家,這個時代的魚類進化路上的究極王者,就是鯊。 登上海洋歷史舞臺的鯊從二疊紀一直活到現在,成為了海洋危險神秘的象徵。] [古生代的末期發生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也是有史以來最慘烈的一次生物大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