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門弄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過長安城。
劉義符繼位後,他轉到二皇子劉義真府做諮議參軍。
劉義真是劉義符死黨,所以他也算是跟著紅人。
劉義隆上位後,大量需要幫手。劉義符、劉義真兩位兄長死後留下的幕僚,基本上是他能夠信任的人。能用的都用。
所以,何尚之也沒被冷藏。
他歷任多個職務,直至尚書左僕射(正二品)、中護軍(正三品)。
正二品文職加正三品軍職,可謂文武兼備,位高權重。
他最明顯特點是與彭城王府一系官員不合。
劉義康的頭號擁躉、宰相劉湛,與何尚之是兒女姻親,卻被他舉報“謀逆”而遭劉義隆殺戮;
范曄、孔祥先想論證“兄終弟及”的合法性,意圖是推彭城王劉義康繼承皇位。
何尚之與二人都有交情,但仍毫不遲疑檢舉他們,致使二人被砍頭。
以上這些事,讓劉義隆對何尚之信任有加。
不僅如此,何尚之還是一位理財專家。
有段時期,民間有人私鑄四銖錢冒充五銖錢流入市場。
江夏王劉義恭建議朝廷發行大小兩種銅幣,以遏制民間私錢。
何尚之經過調查研究後,認為江夏王的建議很不靠譜。
他無懼江夏王聲望,公開極力反對。
甚至在與對方當面辯論時,出言硬懟劉義恭。顯示出文人風骨。
皇帝劉義隆採納江夏王建議,發行大小銅錢。
,!
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貨幣市場亂了套。
朝廷於是不得不取消大小銅錢法案。
這也證明了何尚之的先見之明。
何尚之提出的“抽丁法”、“募勇法”不久就落實到位。
剩下的就是“國債法”的繼續推行。
這次國債推銷,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民戶家產超過50萬銖(銅錢)的、僧尼道家產超過20萬銖的,一律借四分之一給朝廷。戰事結束即還。
四分之一家產也就罷了。關鍵是還債日期,一看就是活釦死結。
“戰事結束”,什麼時候結束?
如果戰事一時半會難以結束,那就拖著。白紙黑字就這意思!
老百姓更擔心的是:如果宋國戰敗,這根本就是死賬。
戰爭還沒開始、還沒戰敗都得借錢。如果戰敗了,就更加沒錢還賬。這是肯定的。
還有,萬一被滅了國…老百姓當然不敢提這茬,這是殺頭之罪。
但老百姓心裡明鏡似的呢:朝廷借百姓錢打仗,這是妥妥的亡國之舉啊。
那些有錢人家真是欲哭無淚。
第二階段,大戶人家都掃蕩了一遍,戰爭還沒完,似乎錢又不夠了。
交戰開始時,前線傳來捷報,說是大軍所向披靡,取得了巨大戰功,朝廷得再籌集資金獎勵將士。
後來,傳來前線行動不順訊息。據說可能要進入持久戰。
反正一句話:還得繼續向民間借錢。
於是,這次不僅擴大了借錢的州郡範圍,也降低了門檻。
10萬錢的民戶,一律借出四分之一。
門檻降到10萬銖後,那些衙差、軍監,就有了操作空間。
因為,財產超過50萬錢的大戶、超過20萬的僧、尼、道,里正、鄉老、縣衙、鄉里鄉親們,都非常清楚是哪些人。沒什麼斟酌餘地。
標準降到了10萬錢,這就很不容易判斷了。
界限模糊、不容易判斷,這才是差官們最高興的局面。
如果是非清晰、對錯一目瞭然,做官的才會覺得沒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