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過時了?埃特爾,我必須要提醒你一句,沒有根據的話是不能亂說的。要知道,現在包括英法美俄在內的各國列強,都是在大量建造防護巡洋艦,你說防護巡洋艦已經過時,有什麼依據?&rdo;威廉淡淡的說著,言語中已經有了一絲不滿的味道。自從俾斯麥下臺以來,已經沒有人再敢在他面前用這種斬釘截鐵、不容置疑的語氣對他說話,更何況這番話的論點連他這個準專業人士都聽不懂!
清英語速放緩,但仍舊用堅定不移的語氣對威廉道:&ldo;回稟父親,英法列強建造防護巡洋艦是他們的事,並不代表著我德意志也要跟在他們身後一同建造這種戰艦。防護巡洋艦在當下,的的確確已經是屬於過時的產物,如果建造5艘這樣的戰艦的話,完全就是在浪費德意志寶貴的造艦經費。今年的造艦預算中,戰列艦隻佔了2100萬馬克,另外5400萬馬克全部都是巡洋艦的預算這麼大一筆費用,用於建造這種防護巡洋艦,實在太可惜了!&rdo;
威廉甕聲道:&ldo;那你說,防護巡洋艦究竟有哪些過時的缺陷?&rdo;
面對威廉的質問,清英沒有任何的退卻對於德國海軍此次的這一錯誤決定,他是一定要糾正過來的。調整了一番思路之後,清英隨即開口道:&ldo;這些曰子,我仔細的理了一遍海軍戰艦的發展歷史,而防護巡洋艦落伍的原因,就要從它興起的歷史背景來說起了。&rdo;
&ldo;在海上交戰中,每一艘戰艦都離不開兩個要素,其一是大炮,其二則是護甲。強力的大炮能用於快速摧毀敵方戰艦,優秀的裝甲則可讓自己在對方的炮火下儲存戰力。大炮和裝甲這對長矛盾牌間的爭鬥,貫穿了以往三百多年的海戰歷史,而防護巡洋艦就是在這2者之間的鬥爭中所催生出來的,具有特定時代氣息和技術限制的特定產物。&rdo;清英凝神低語,將整個前因後果都對威廉詳細道來。
☆、第74章 綢繆未雨
時間進入19世紀後半葉來,隨著冶金技術的不斷發展,戰艦的火炮系統隨之發生改變:沉重巨大的炮臺取代了風帆時代舷側列裝的炮位,其火炮的穿甲能力也得到了飛躍式的提升。當時,主力鐵甲艦級別的海軍艦炮炮彈,能在千米距離上輕易穿透厚度超過400毫米的熟鐵裝甲而即便是口徑次一些的小型火炮,也能對150毫米裝甲之後的物體造成有效打擊。因此,如果一艘戰艦要想防禦大炮對舷側的直接轟擊的話,則需在水線佈置一道極其厚重的垂直裝甲。大型鐵甲艦由於體型壯碩、噸位巨大,尚且有能力騰出重量,在相對並不顯得很長的水線來安裝這些厚重的裝甲而巡洋艦本身噸位又小,水線又長,根本沒有條件像戰列艦一樣鋪設這道裝甲。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們在巡洋艦上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被迫放棄對火炮的直接防護。
儘管由於火炮的穿甲能力太強,使得設計師們在巡洋艦上被迫放棄了水線裝甲,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設計師們的這種在被逼無奈之後所做出的妥協,卻的確是最適合當時海戰的選擇。由於技術所限,當時的海軍艦用武器都是老式的架退式火炮,射速極為緩慢:就算是100毫米以下的小口徑火炮,其射速也需要2分鐘才能發射一發,口徑越大射速越慢,義大利海軍所裝備的457毫米大炮更是要半個小時才能完成裝填。以這種孱弱的初始火力密度乘以機率,使得炮彈擊中水線的數學期望小的可憐。
除此之外,炮彈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當時的穿甲彈大都只是實心彈,只有穿透之力而無爆炸之功。在這些情況的綜合作用下,設計師們退而求其次,在戰艦的船體內部佈置了一道傾斜式間接防禦護甲,防護巡洋艦便華麗的應運而生了。垂直裝甲的廢棄,節省了大量的噸位,這部分重量用在武器和動力上,可以極大提升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