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何時出兵,怎麼打,有一點很關鍵,就是對法慶戰力的預估,他的實力如何發展,能堅持多久,這些都是我們作為判定的依據,剛韋院長說,‘北魏的法慶起義,聲勢浩大,估計一時半會滅不了,’這一點如果能發生當然好,但我們也不能過於樂觀,法慶的起義,目前之所以能勝利,勝在北魏無備,法慶只是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暫時獲勝而已,他的實力相對於龐大的魏國來說,還很弱小,依我看,如果沒有我國的強力幫助,從現在開始,不出三個月,就會被滅,更別說席捲半個北魏,割據冀州、河南、齊魯了。”陳凡決定反駁韋院長對法慶形勢的判斷,韋院長後面做出的一系列應對,都是基於這個判斷來的,反對這個判斷,等於是基本全盤否定了韋院長的話,所以,陳凡的語氣雖然是婉轉的,但內容是尖銳的,韋院長平常掛在臉上的笑容一下就僵硬在那了。
好在韋院長畢竟是當院長多年,並沒有決定親自上陣反駁,而是看向眾弟子,淡淡說道:“你們對法生的話有何評價?”
韋院長的話問完,大家首先看向了徐峰,他提出了從徐州出兵,來詰難陸院長的,沒想到被陳凡的三不可取否決,眾人等著看他的反映,沒想到的是,徐峰起身向陳凡行了一禮說道:“法生的人、地、勢分析的很透徹,是我之前思慮欠周了,從徐州出兵確不可取,多謝法生。”說完,又坐了回去。
這個認錯的態度,看得陳凡心中大爽,當即說道:“哪裡,這幸虧是陸院長提出從淮水出兵攻洛陽,我才想到的,不然我也會考慮徐州的。”其實陳凡內心深處並不認為從徐州出兵會有什麼錯處,兵越多越好,如果能從徐州出兵,牽制住敵人部分兵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只不過是要多路並行,這樣才能更有效牽制敵人,所以對陸院長的一路兵馬,陳凡也不是完全贊同,不過在對外上,當然要和老師保持一致。
徐峰點點頭,並未再吱聲,他的態度,急壞了韋院長,心中暗想,對法慶三個月必敗的觀點怎麼不反對,這是被打蒙了?正當韋院長暗急的時候,徐珍站了起來說道:“法生剛才的法慶三個月必敗的說法太過武斷,要知道兵者無常,在歷史上以少勝多的事情時有發生,即使北魏軍力強於法慶,也不見得就能打勝仗,看法慶一個多月來的發展,應該知道法慶是個知兵的人,或者其手下有能征慣戰之人,北魏要想消滅法慶,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用說,這徐珍講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就像許多人看股市上漲,就是一片看漲聲,現在看法慶大勝,自然有很多人會認為法慶還會繼續大勝下去,卻不知轉折點很可能已經臨近。
“以少勝多固然是存在的,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以有謀算無謀,現在這幾點皆不在法慶,法慶如何能不敗?”陳凡看了看徐珍,接著說道,“先說人和,要想獲勝必須上下一心,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法慶攻破城池後,是殺死當地官吏,斬殺僧尼,其殘暴不僅會讓官吏、僧侶害怕,也會讓佛教的一部分信徒和普通百姓害怕,其他佛教門派會紛紛抵制他,普通百姓更不會跟從他,以後要想壯大隊伍必然困難,可謂失了民心,缺了人和。”
“再說天時,法慶成立不到一個月,要想壯大,必然需要充足的時間休養生息、訓練士兵、籌措錢糧,可北魏不會給法慶這麼長的時間。法慶初期發展太快,必然會引起北魏朝堂的警覺,而其濫殺會激起官員、士族的恐慌,北魏和梁國打了這麼多年,可見北魏的朝廷裡一定有有識之士, 這些人肯定要把法慶在成氣候前,扼殺在搖籃裡,必然會在最短的時間裡,派出重兵前去剿滅法慶,防止其坐大,可見時間不站在法慶一邊。”
“再看地利,法慶剛打下了阜城、勃海郡,可這些地方皆無險可守,且地方並不大,缺乏用兵縱深空間,要是北魏來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