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六百年前的大明立國之初,當沈萬三這位富可敵國的鉅商最後敗於大政治家朱元璋之手時,便無可挽回地表明,中國封建皇權奇怪地讓一個放牛娃又延續下去了。在人們談論中國缺少一個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階段的今天,公允地說,歷史也曾給了中國一次次機遇。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ldo;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在14世紀15世紀,已經稀疏地可以在地中海沿岸的若干城市看到。&rdo;(《資本論》第1卷第904頁)
假如沈萬三的對外貿易能在中國當時的長江三角洲和東南沿海地區催生助長出這種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進而帶動當時整個商品經濟的發展,並由此對中國政治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假如朱元璋容忍或接受沈萬三對外貿易的實踐、主張並以此奉行貿易立國的方略,那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肯定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顯然,歷史是不能假設的。當代的歷史學家們在喋喋不休地爭論著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沒結出資本主義的果時,中國歷史上惟一一次大政治家與大商人的角鬥及其結果,只是反映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某種必然。明、清時,雖也出現過如永樂、康熙、乾隆這樣的有為君主,但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決定了即使這些有為的君王勵精圖治,但他們不會也不可能丟開祖宗的規矩而全盤以先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來代替封建主義的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
畢竟,誰都不能也無法超越歷史。
15世紀以後的明、清王朝,中國和世界強國的距離拉大。是時,也正是發生這種嬗變過程的時機。雖令人痛心,而又無可如何!
大把大把的銀子堆壘起來的沈萬三畢竟太富了,富得讓人妒忌。於是,他的下場就應了我們民族那句出頭椽子先爛的老話。誰叫你出頭哩?沒見孔老夫子都說過,不患寡而患不均!你這麼富,能讓別人心裡平衡麼?
當一個民族的心態,上上下下都瀰漫著妒富、害怕露富以至誰富就吃誰的大戶時,富可敵國的沈萬三已是既遭妒又惹了禍,命運偏偏又讓他遇上了一個放牛娃出身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徘徊在歷史與文化之間(3)
就朱元璋而言,早年伴隨著飢餓、屈辱和貧困的貧民經歷,使得他這個皇上對富人懷有一種刻骨銘心的褊狹情緒。登基後的他,面對著經過元末戰爭而滿目瘡痍的國家經濟,只能一聲長嘆。畢竟,他並不擅長於斯。然而,馬上得了天下的他,伴隨著當上皇帝而深入到他心田中的帝王思想,卻難以面對天下財富都集中到沈萬三這些少數富戶口袋裡的現實。氣量不大的開國皇帝,終形成了天下一統之際,這些富戶若不加斧削,終是個後患的想法。雖然隨著他步上丹墀、坐入龍庭轉變成了封建主義的代表人物,同時也轉變成了階級論所說的地主階級的總頭子,然而,階級身份的轉換,並不能抹去他心靈上的傷痕。這使得他對這些富戶們充滿著令現代人都可以理解的那種妒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他媽的錢都在你們這些富戶的口袋裡,朕要用,倒要到你們那兒去拿?
呸!
於是,皇上開始殺富,但卻沒有濟貧。畢竟他已是坐上龍廷的天子,不再是綠林中的大哥。況且,連年戰亂,小農不堪命矣,大明新皇朝財政的主要來源‐‐田賦,已經無法承受國家機器的龐大開支。剛剛坐上龍廷的朱元璋,更無法承受小農破產、絕望乃至揭竿而起的後果,於是,商人及其商業利潤必然成了被國家財政瞄上了的肥羊。
(五)
遭殺富的沈萬三,終被朱元璋一巴掌打下去了。
《梅圃餘談》記載:&ldo;吳縣沈萬三以貨殖起家,蘇州府屬田畝三之二屬於沈氏。……太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