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渡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秦家村,張建東待了兩天,扶著樓小娥在村裡四處溜達。
幾個小娃娃早早被攆去和村裡孩兒們一起跟著秋收。
婁曉娥非常不捨,但張建東說的更有道理,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在這個物資不太豐富的年代,幾個孩子可以算得上是在蜜罐中長大的,除了學習寫字從沒有吃過一點兒苦,受過一點兒累。
頭一天,婁曉娥衣著乾淨整齊 大方 明豔 ,走在村子裡就如同一盞1kw的燈泡兒,是與村民那麼的格格不入。
這幾年秦家村的生活條件雖然有所改善,但這時的農村,布票這是絕對的稀缺品。
無論大人小孩兒條件好與壞 身上的衣服都是補丁摞補丁。
除了結婚的時候,只有過年的時候 老人孩子才會只辦一套新衣服 。
婁曉娥第二天就換上了張建東以前的舊藍色工作服,雖然沒補丁 ,但整個人一下子平凡了不少,看起來灰頭土臉。
婁曉娥噘著嘴,掐著張建東的腰間肉,“東子,你為什麼不多拿些布匹過來?”
張建東揉了揉她的秀髮,親暱的點點她的瓊鼻,“傻蛾子,在農村,生產隊講究的是夠不夠三百六,也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不管地裡收多少糧,村民一年的糧食定量就是360斤 ,更何況還要講究‘勞六人四’ 。”
“就是說這360斤有四成是按人口發放,六成是按工分量來計算的,所以基本沒有人能夠得到360斤的糧食定量 。而剩餘工分兒分到手的那點兒錢,村民還要攢錢修房子養老 給兒女結婚防止生病等等,哪有那麼多錢穿新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可不是你們在辦公室八卦一下的那麼簡單 。”
婁曉娥有聽沒有懂,但不妨礙他點了點頭,“幹農活兒太費衣服!”
張建東哈哈大笑,娶了個笨媳婦兒,還嘴硬心軟!
“三嬸兒去送水呀?”
“二奶奶忙著呢?”
“老舅媽 你這園子伺候的不錯,這時候了還有這麼多菜。”
……
僅僅是在過年的時候來過幾次,但婁曉娥雖然腦子轉的慢了些,村裡人卻基本都記住了,一手扶著腰,一邊兒和路上碰到的村民聊兩句,笑呵呵的打著招呼。
村裡人也特別喜歡這個白白淨淨,總是笑眯眯的小媳婦兒,他給一把菜 ,我拿一根兒蔥。
總之婁曉娥出去溜達一圈兒基本沒有空手回來的時候。
當然,這也和村裡孩子老去張建東家裡玩兒有關係。
這兩天,張建東新蓋的大院子裡時常就有十幾個孩子在這裡玩耍。
第三天,張建東告別了依依不捨的妻子和兒女。之所以把他們送到農村,那是因為有他們在院子裡的時候,很多事情不是那麼方便做。
張建東後院兒就看到許大茂在院子裡忙活著殺雞, “大茂哥沒出去放電影兒?”
許大茂抬起頭,“東子回來啦,中午在哥哥家喝兩杯? ”
張建東笑了笑,正想怎麼去你家又不讓人懷疑呢,“行,大茂哥你先忙,我拿兩瓶好酒,咱們哥們兒可好長時間沒在一起喝兩杯了。 ”
“可不是,你小子現在當官兒了,忙的一天天看不到你的人影兒。”許大茂高興的,不著痕跡的拍著馬屁。
“過獎,過獎,我們在街道辦的那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哪有大茂哥你為國家宣傳事業踏晨露頂星空,頂風冒雨下鄉宣傳國家政策,簡直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典範!”
許大茂聽了張建東的恭維,嘴角的兩撇鬍子跳動的都快成馬達了。心裡也在想,不愧是進了政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