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不是沒有什麼影響?
沒有影響,這主要是提高修養(修行)的不同方法或過程。
從學習和理解理論到實踐的,叫解悟。從實踐而體悟到理論的內涵的,叫證悟。實際上這兩種情況是犬牙交錯出現的,而不是絕對的。《圓覺大疏&;#8226;上之二》:“先悟後修為解悟,先修後悟為證悟。”《宗鏡錄&;#8226;三十六》:“若因悟而修即是解悟,若因修而悟即是證悟。”《佛光大辭典》:“【解悟證悟】由理解真理而得知者,稱為解悟,又稱開悟;由實踐而體得真理者,稱為證悟,又稱悟入。”
關於解悟、證悟的問題,我們還應該瞭解:
1、修養(修行)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很多人往往走了很多彎路才找到真理。
2、要意識到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往往是曲折的。
3、理論聯絡實際,實踐印證理論。
4、要有闖關意識,在關口中不斷提高我們的修養和能力,而不是束手就擒和守株待兔。
5、要始終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6、要有大無畏的精神面對苦難與挫折。
7、要意識到理論反映真理的侷限性,必須要深入實踐真正和深入領會。
8、要學會樹立必勝的信心。
9、要有一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
10、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暫時先放一放,不要波及到自己的情緒,等時機成熟了解決起來會方便一些。
11、當困難過不去時,一定要內求自性,想一下我們還有哪些習氣、毛病需要克服,哪些智慧需要提高。
12、“德”的問題是最大的,其實解悟、證悟的過程都不能離開“德”。
2007年7月27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最好的txt下載網
119、佛家沒有幽默感嗎?
119、佛家沒有幽默感嗎?
一位朋友留言:請問老師:學佛學的人有的時候讓人感覺很正統,好象沒有幽默感。請問老師,學佛的人應該
有些幽默感嗎?如果有,那麼,他的幽默感是什麼樣子的?與社會上的人的幽默感有什麼不同嗎?幽默與開玩
笑有什麼不同?
佛家的幽默感是契合時機的智慧的表現。佛家不反對幽默。例如:
1、禪宗的禪機往往是非常幽默的,甚至有的令人捧腹大笑,於其中又蘊含了深刻的哲理。
2、布袋和尚是佛家從形象和禪機上都很幽默的人。他常常露腹歡喜,手執布袋,是大眾喜聞樂見的人物。
3、《百喻經》是佛家比較經典的寓言故事集。其中“空中樓閣”等成語故事一直到現在還被人們所津津樂道。這
些故事主要描寫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諷刺性,寓意深刻,社會上出版的書籍經常把它們按照笑話來看待。
4、《維摩詰經》中充滿著幽默與生命的激盪,有很多智慧的語言。但是佛家的幽默不是不義語,沒有令人想入非
非的黃話、黃段子,也不靠貶低別人來作為笑料,而是在亦莊亦諧中與人相處。同時,佛家認為要尊重老師、領
導、長輩等,更不能亂開玩笑,甚至不懂禮貌,沒大沒小。要注意孝敬和謙卑做人。其實,關心和照顧別人更容易
使他人受到感染,不一定非要用幽默的形式。
2007 年7 月27 日釋出於新浪部落格
120、“腦筋急轉彎”的意義探討
120、“腦筋急轉彎”的意義探討
老師,請問如何看待現在孩子們學的“腦筋急轉彎”?
“腦筋急轉彎”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