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中子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進化的道路上,快人一步意味著壓倒性的優勢。
第一個學會使用工具的古猿群落,在羅桓的保護和引導下,慢慢發生了某些更利於生存的改變。
由於生存環境和羅桓重點關照的原因,在接下來的數百萬年中,這支古猿的進化路線與其它同類產生了極為明顯的差異。
它們的身軀更為壯碩龐大,腦域也更為發達。
前者讓這支古猿的數目和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後者則帶來了更充分的思維火花,這意味著脫離矇昧的時間將大幅縮短,以及更大的潛力。
不客氣的說,這支古猿就是當今致遠星上最完善的生物,是到現在為止致遠星這棵果樹上最豐碩的果實。
恐龍時代,爬行類們稱霸大地和海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龐大的身軀和力量,然而它們的腦部結構和生存習慣,都不足以產生足夠程度的智慧。
這支古猿不同,它們不僅僅有著能夠應對大部分野獸的身軀,同樣也不缺靈活的頭腦。
現在,這支獨立出來,已經進入石器時代的群落恐怕不能再被稱為古猿,其成員的樣貌已經很接近人類,基本看不出老祖宗的痕跡。
它們,是羅桓最看好的文明種子之一。
為什麼要說是之一呢?
因為在這數百萬年裡,古猿並不只是有這一個進化方向,其中不乏同樣能夠使用工具的。
生物的進化和外部環境息息相關,在足夠漫長的時間裡,生物會慢慢適應自身所處的環境,身體結構等都會隨之作出調整和改變。
古猿的支屬們,就這樣在身高、體型、習慣甚至器官等方面,產生了迥然不同的變化。
它們和人類,以及人類的老祖宗並不完全相同,其中差異頗大,為了區別,羅桓把那些有潛力產生智慧且形象貼近人類的支屬們稱作亞人。
譬如,之前羅桓最看好的那個族群,被稱為森林亞人,剩下的還有尼德亞人、能亞人、盆地亞人等許多不同的類別。
當然,也有完全沒進化,仍然保留古猿形態的。
“這就叫做廣撒網,如此一來,即使其中有一兩個屬在變遷中徹底消失,我們也不至於重新開始。”
羅桓洋洋得意,被他重點關照的確實只有高大強壯、各方面優勢都非常突出的森林亞人,但餘下的二十六支亞人,同樣沒跑出他的手掌心。
“你也太偏心了吧,在其它亞人族群中待的時間加起來才堪堪和森林亞人持平。”
七號的小銀手抓了抓頭頂:“好歹來個雨露均霑啊,森林亞人簡直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這讓我隱隱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在這數百萬年裡,羅桓並沒有幹吃白飯,他沒有隻在現實裡看著,而是親自下場,頻繁出現在各個亞人的族群中。
造物能有什麼壞心思呢?只是想要播撒知識,助力麾下生命族群向文明進發罷了。
他的壽命得益於恐龍時代,變得綿長許多,不出意外應當能活到四百到五百歲。但相較於亞人的進化歷程,這點時間格外渺小。
所以他下場的方式,是挑個時間點進去,完成預計工作之後出來。等到亞人們有覆滅的危險或是將教授的知識吸收完以後,再重新進入小宇宙,重複上述過程。
他利用自身權柄所能達到的偉力,順利地進入各個族群,然後教授語言、圖形,製造合用的工具,近期更是挑選適宜大規模種植的植物,準備讓森林亞人學會種植,一步步進入最初的農業文明。
由於他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在,所有亞人的大型聚落裡,基本都刻著羅大造物的身影,只是形式比較原始抽象,畫像的承載方式也極其多樣。
有的是山洞裡的壁畫,有的刻在泥板上,還有的直接被放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