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姑娘那幅《雪中山水》照例掛在最後,崔如月笑著看了幾眼,禮貌誇讚:「好一幅工筆,玉黎姐姐這畫中的風景倒沒見過。」
二姑娘偷眼看向喬容求助,採薇在旁笑道:「白壁青瓦馬頭牆,木雕磚雕石雕,這是徽州的山水。」
崔如月哦了一聲:「真有這樣的地方?以為是想出來的呢。」
採薇仔細看著那幅畫道:「我覺得這畫用來做繡樣,做一幅插屏也好,掛畫也好,夏日裡擱在屋中,瞧見了就覺得清爽。」
「回頭臨摹一幅,送到鍾府去給採薇姑娘做繡樣。」喬容小聲說道。
「可以嗎?」採薇欣喜看向二姑娘。
「四兒說可以就可以。」二姑娘大咧咧道。
「唉呀,玉黎姐姐,可不能這樣慣著一個下人。」崔如月忙道,「我身邊的丫頭兩年一換,都服服帖帖的。」
「那是你沒有碰上四兒這樣好的。」二姑娘說道。
崔如月有些不高興,回頭瞪一眼喬容。
採薇指著前方寶瓶門笑道:「早就聽說這裡的園子大,玉黎姐姐帶我們進去瞧瞧。」
「來多了也就不稀奇了。」崔如月進了寶瓶門,呀一聲道:「怎麼變成這樣了?」
前面客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俗氣,也有的說多了田園之樂,孫太太對幾位太太道:「不怕大家笑話,為了這宅子,我們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依然不夠,只得又借了外債,無奈種些果樹菜園貼補家用,東牆外又賃出去幾所院子,否則難以維持。」
「既不是財神,用不著這麼大宅子。」一位太太話中帶刺。
「周太太說得在理。」孫太太嘆息道,「喬財神對我們家有恩,可他落難的時候,我們人微言輕,去了京城也沒幫上什麼忙,正好趕上錢家賤賣這宅子,我們就咬牙買了下來,就為著給喬財神留個念想,那天他回來了,我們搬走也好,留下侍奉他也好,全看他老人家的意思。」
「孫太太沒聽說嗎?喬財神死了,二太太也死了。」有人說道。
「我不信。」孫太太帕子拭著眼角,「打死我也不信。」
「喬家四姑娘回徽州的時候,你曾打發人一路相送。」崔夫人忙道,「如今為了這宅子,又險些傾家蕩產,你和孫大人對喬財神可謂是仁至義盡了。」
「我們做的這些,與他老人家對我們的恩情而言,實在是不足回報一二。」孫太太落下淚來。
一位太太唏噓道:「金二太太當初和咱們那麼要好,她有了難處,誰不是憋足了勁要幫忙,可她竟一聲不響躲了出去。」
「她生性要強,不肯低頭求人。」崔夫人嘆口氣,「我惦記著她,如月惦記著四姑娘,我們娘倆一次又一次哭求我們家老爺,老爺也是上下打點四處奔忙,十月底的時候,總算上頭髮話,準許放喬財神出獄,為了此事,老爺得罪了不少人。」
「多虧了知府大人,喬財神才能出獄。」尹太太道,「杭城人都說知府大人英明呢。」
「這園子換了模樣也好,若是舊時模樣,看了就會想起金二太太,心中實在傷感。」崔夫人又是一聲長嘆,「罷了,說什麼也是枉然,走吧,瞧瞧那兩株紫薇花去。」
太太們簇擁著崔夫人走得遠了,不一會兒,紫薇花樹下傳來說笑之聲。
喬容呆立著發愣,剛剛聽她們那麼一說,去年在山神廟與小公子並非偶遇,是孫太太打發他前去護送自己。
又想起寶來與小公子的對話:
「孫小公子呢,你去哪兒?」
「我去延溪村,去送人。」
「你這身子骨,該人送你才是,你怎麼還送人?」
「主要是老陳帶人護送,我跟著前來遊玩。」
就是說,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