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路已經於此斷絕了——之後盛宣懷曾三次參加鄉試,皆不第,相反,考場之外的另一片天地等著他去開闢。
同治九年(1870年),時任湖廣總督的李鴻章將盛宣懷招入幕府。一來是故人之子,二來沉穩務實的盛宣懷確有才幹,因此深得李鴻章的欣賞器重。終李一生,都對這個小自己20多歲的子侄關愛備至、力加提攜,因此還有傳言說李鴻章收了盛宣懷當乾兒子。不管此事是真是假,李鴻章一路的提拔關照,絕對是盛宣懷飛黃騰達,乃至躍上天下官商首領之位的最最重要的原因。
進入北洋系統之後,盛宣懷被李鴻章委任為派委行營內文案,兼任營務處會辦,相當於李的機要秘書。在這個位置上,盛宣懷乾得很出色,他的文筆既快且好,傳說一日可達萬言。人事也處得不錯,和李鴻章麾下淮軍大將郭松林、周盛傳等人關係很好。一年多後,盛宣懷被保升知府,升道員,賞二品花翎頂戴,升遷的速度可以說是相當驚人了。
隨著地位一步步地提高,盛宣懷在實業方面的幹才也如錐處囊中,脫穎而出。同治十一年(1872年),他向李鴻章建議設立輪船招商局,以商貿航運來養北洋水師,這個意見被李鴻章欣然接受,當即任命盛宣懷總辦此事。光緒元年(1875年)秋,轉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會同湖廣總督李翰章、兩江總督劉坤一等,又委任盛宣懷督辦開採湖北煤、鐵礦務,仍兼理招商局。可以說,剛剛28歲的盛宣懷,已經成為晚清政壇的一顆政治新星和有分量的方面幹員了,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盛宣懷把目光投向了正在歐洲和新大陸方興未艾、蒸騰日上的電報事業。
世人皆知,洋務運動在清朝中央的倡導者是恭親王奕訢,而在地方官員的代表人物則是李鴻章。也正因此,行六的奕訢被保守派罵作“鬼子六”,而行二的李鴻章,則被譏諷為“李二先生是漢奸”。不管是漢奸也罷,還是洋務領袖也罷,也不管是出自公心還是私意,李鴻章在發展“洋務”方面,的確還是不遺餘力的。
光緒五年(1879年),李鴻章苦於發展洋務以自強並無頭緒,於是招來已經被他倚為左膀右臂的盛宣懷進行商議。盛宣懷認為,要辦洋務必須以興辦鐵路、電報為先。但建設鐵路在當時愚昧腐朽的政治環境下非常不易,可以稍緩,而興辦電報事業則應“急起圖功”。不愧是在實業領域已浸淫多年的老手,一下子就抓住了交通和通訊這兩個工業近代化的核心命題。
對此金玉良言,李鴻章深以為然,大悅之下,當即便欲按照輪船招商的成例,責成盛宣懷督辦電報事業。殊不知,這一席對談,卻引出了盛宣懷和胡雪巖兩位官商界大佬的世紀華麗對決。
說起盛宣懷和胡雪巖,實在也是宿命中的對手。這兩位都是紅頂商人,以官員之身擔任企業老闆,一腳踏在政壇,一腳踏在商界,又都對洋務和實業感興趣。但是胡雪巖背後站的是以左宗棠為代表人物的楚軍勢力,盛宣懷依靠的卻是李鴻章、淮軍、北洋這三位一體的參天大樹。在當時慈禧太后挑動地方督撫互相傾軋,以維持地方勢力微妙平衡的大政治背景下,盛、胡兩個人既是政敵,又是商業競爭者,簡直就是天然的冤家對頭了。
盛胡二人,一個被稱為“商父”,一個被稱為“商聖”,在性格上,兩個人也正好是相映成趣。盛宣懷生平不苟言笑,嚴肅深沉;胡雪巖卻是為人溫和,善於傾聽。平常我們說“瑜亮之爭”,這兩位之間的關係還真是與周瑜和諸葛亮相差彷彿。只可惜,胡雪巖雖然比盛宣懷年長20多歲,扮演的卻是周瑜的角色。
這兩位中國商業鉅子的鬥法以爭設國內首條電報線路為發端,錯綜複雜,精彩好看,延續數年後,以胡雪巖的敗亡而告終,電報在這齣好戲當中,恰恰扮演了最為重要的角色。
就在盛宣懷為李鴻章暗暗籌劃,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