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伸不假思索,朗聲背道:&ldo;吉水土平,然後得以教稼穡;衣食足,然後得以施教化。后稷。樹,亦種也。藝,殖也。契,音薜,亦舜臣名也。司徒,官名也。&rdo;人之有道,言其皆有秉彝之性也,然無教,則亦放逸怠情而失之。故聖人設官而教以人倫,亦因其固有者而道之耳。《書》曰:&ldo;天敘有典,敕我王典到哉!&rdo;世之謂也。和珅一口氣將朱子的註疏背了下來。
乾隆等他背完,說:&ldo;不知愛卿竟有如此的造詣。&rdo;於是,乾隆背文,和伸背注,君臣的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背了許久。
過了沒幾天,和珅就被乾隆升為戶部右待郎。
和珅的博聞記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也許並不罕見。由唐朝開始的科舉制度,到了清朝已經日臻完善,也更加僵化。不只是儒家傳統的典籍,朱熹的注也一樣成為經典,所以,續書人將朱子的註解一同背誦下來的,也有很多。和伸在經典上的才學比起與他同朝的劉墉,紀曉嵐來,未免還是差的很多。
但是和珅自有他的過人之處。要想在人材濟濟,競爭激烈的朝廷中出類拔萃,就必須有別人所沒有的才能,必須赴到,別人無法取代的作用。
乾隆一朝民藏、蒙關係密切,經常有文書往來,然而朝臣中卻少有人懂得這兩種文字。和伸在鹹安宮官字中,不畏艱深努力研修精通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往往在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令人刮目相看。
乾隆七十壽誕之時,朝廷上下都在緊張的安排祝壽典儀。恰在此時,西藏六世班禪飛騎呈來一份文書。乾隆接過文書,卻是藏文,隨行的眾位官員無一人懂得。乾隆立刻威到了和伸的重要,派人火速傳他前來。
和伸到來後,拿起信,隨即念道:&ldo;小僧自動仰承文殊菩薩大皇帝豢養之思,不勝盡數,非他人所能比。小僧乃一出家人,無以極稱,雖然每日祝禱文殊菩薩大皇帝金蓮座億萬年牢固,並讓眾喇叭等唪經祈禱,但仍時時企望見文殊菩薩大皇帝。庚子年為大皇帝七旬萬萬壽,欲往稱祝,特致書皇帝膝前,以達敝意。
乾隆聽罷大喜。人生七十古來稀,七十大壽若有班禪額班誦經,宣揚佛教,會見蒙藏王公貴族,一人來朝而萬眾歸心,必然會使祝壽活動大放異彩。當即命和伸擬紹。和伸用滿、藏、漢三種文字擬好了詔求。乾隆見了更是高興,又命和伸全權負責在墊河修建廟宇,偌班禪進京時居住。
為了獎勵和伸卓越的上交才能,乾隆任命和伸為理藩院尚書,管理蒙、疆、藏事務及外交上的一切事宜。
這幾件事情,都不是不字無術三輩能夠做得出的,由此,可見,和伸的成功也是靠了才學的幫助。當時名滿天下的表枚就曾稱讚和伸兄弟說&rdo;少小聞待禮,通候及冠軍,彎弓朱雁落,健筆李摩雲。&ldo;在他筆下,和伸儼然是一具文武全才。
和伸能夠在窘迫,貧寒的家境中脫穎而出,成為權傾朝野,富可致國的巨貪。與他很早就立下志向是分不開的。
和伸生於乾隆十五年,他的父親常保曾經是乾隆時期的福建都統。常保為官清廉,而且多年徵戰戍守在外,所以,沒留下多少家產。等他乾隆二十五年病逝在福建任上時,和伸的家境立刻窘迫起來。
和伸的親母生下他的弟弟和琳之後不久就病逝了。繼母對待他們兄弟二人極其苛刻。這些都使和伸從小就飽嘗了人間冷暖,受盡了別人的白眼。然而這些並沒有讓和伸就此消沉下去,反而激起了他出人頭地的強烈慾望。
乾隆二十四年,和伸和弟弟和琳一起被遠入威安官官學。這是京城最好的學校,入讀的大多是家境殷實的八旗子弟或是內務府子弟。這些人倚仗著父祖的富有和權力,寶馬輕工業裘,驕橫拔扈。貧寒好學的和伸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