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戚娘端了碗熱騰騰的藥膳進來,擱在廊下擺好的桌案上,道:「女郎,今日的藥膳來了。」
阿綺不喜喝藥,為了腹中胎兒方勉強每日都要飲湯藥。不久前,劉夫人想了個法子,請醫家去一同仔細擬了幾張方子來,每日做成藥膳送來,雖也不甚可口,卻比只飲湯藥堪入口多了。
阿綺見了那藥膳,便想起了劉夫人,遂問:「母親今日如何了?」
數日前,劉夫人自從寺中祈福歸來後,便生了場病,連在寺中求來的平安符也未親自給她,而是託董娘來轉交的。
董娘來時,只道劉夫人因虔誠跪拜,本就不大靈便的腿腳受了寒,又染了些風寒,需臥床靜養,因恐連累了阿綺,才不叫她過去。
阿綺本不疑有他,只囑咐董娘代為問候,又命人去給劉夫人請醫家。
可數日過去,劉夫人總不見好,仍是閉門不出,方引她漸漸擔憂起來。
戚娘將勺箸擺好,聞言過來扶她,嘆道:「仍與先前一樣,婢未進屋,只遠遠的見著,老夫人照舊是懨懨的無甚精神,彷彿憔悴了許多。」
阿綺想起劉夫人這幾日的反常,似是有意瞞著什麼事一般,心中莫名有些不安。
她吃力地坐到案邊,一勺一勺飲著湯,思忖片刻,吩咐道:「快請人去查一查,那日母親回來時,可是在外頭見到或聽到了什麼。」
劉夫人出身平民,除了一雙腿腳不靈便,常常痠痛外,身子向來康健,從未有過風寒這樣多日都未好的。她思來想去,還是認定是那日從寺中回來的路上發生了什麼,才令其反常至此。
翠微領命去了,先尋兩個得力的僕婦往劉夫人院中去問當日同去的僕婢,又請僕從去府外瞧瞧情況,不過半個時辰便有了訊息。
翠微面色不愉,本猶豫著是否要說,卻被阿綺一眼便看出了,連番詢問下,只得道出實情:「那日老夫人回來時,在外聽到了些不好的傳聞,與使君有關……」
她將僕從在街市中打聽來的傳言一一說了。
阿綺聽在耳中,漸漸也覺呼吸有些不穩了。
竟是這樣的訊息。
劉夫人素來疼愛關心兒子,聽聞前線戰事不順,郗翰之可能凶多吉少的訊息,自然憂慮難當。莫說劉夫人,便是她,此刻也莫名心慌意亂。
她盤腿坐著,一手撐在身後,一手扶著隆起的腹部,只覺身子有些僵硬,遂勉力深深吸氣,不斷調整,令自己冷靜下來。
她想起幾日前收到郗翰之寄來的家信,信中並無不妥,仍如過去那些一樣,洋洋灑灑近千言,戰事上的不順,亦是半點也未提及,信尾甚至略提了一句,再有不久,便可抽些功夫趕回來看她。
如此一想,她稍稍安下心來,又開始思量那些來源不明的流言。
北伐雖是舉國關注的大事,可壽春距潼關有上千里路,不論戰況如何,也不該只這短短一月時間,便自潼關傳至壽春,令壽春城內人盡皆知。
如此看來,其中定有蹊蹺,興許便是有心人有意散播訊息,擾亂視聽,令壽春城中人心惶惶。
這般想著,阿綺終於徹底沉下心來。
不論情況如何,她絕不能慌亂,劉夫人亦是如此。
她輕舒一口氣,令翠微將她攙起來,扶著腰便要往劉夫人院中去探望。
然大約是因方才那一陣緊張,令她腹中也緊縮了一陣,此刻驟然鬆懈許多,才行過長廊,正要踏上階去,卻忽覺腹部傳來一陣抽痛。
她腳步猛然一滯,忙扶住廊邊柱子,蹙眉等那一陣痛過去,沉聲道:「翠微,我該是要生了。」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男主回來了。
☆、臨盆
翠微被她的話嚇得先是一驚, 隨即便鎮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