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 行政區劃由高到低大致是州—郡—縣。其中,寧州位於今天的西南雲貴一帶,崔萱所在的萬壽是一個縣城,是寧州牂柯郡的治所,位於貴州地區。
2 上一章出現的餅餅不是指今天的餅,而是對麵食的一種泛指,湯餅大約是一種湯麵,伏日吃湯餅是當時一種習俗,可能多在北方,南方有沒有不知道。
3 之前出現的芍(e第四聲)陂(bei第一聲),在今天的安徽壽縣南,後來叫安豐塘。
☆、歸來
自壽春出, 需先緣陸路行,跨過大別山麓, 至西陽郡中, 改水路, 沿江南下, 入荊州境, 經巴陵, 過洞庭, 溯沅水方至萬壽。
這一路甚遠,又將經大別山等有土人蠻族雜居的地方,是以阿綺攜了百餘身強力壯的僕從,初出壽春時,更行得緩慢而謹慎。
劉澍恩領二百騎出發,快馬加鞭, 行出約莫半月時, 終於在近洞庭處, 巴陵驛站中追上她。
這一日,阿綺方欲在驛站中多停留一日, 派人往縣衙中去,請縣令稍派些人來, 替她在洞庭一帶做嚮導, 以避開沿岸時常出沒的盜匪。
是以即便劉澍恩是郗翰之所派,她也不過略一猶豫,便允其前來護送。
她雖也帶了許多僕從, 可與身經百戰的兵卒相比,仍是遜色許多。她一女子在外,自是越謹慎越好。
……
第二日,行裝整齊,舟船皆備。
阿綺一早便起身,用過朝食後,只待昨日縣令答允派出的二人前來,便可啟程。
然等到食時,驛站外未見縣令所派之人,卻有一百人隊伍,策馬而來。
為首者乃一白麵郎君,一身甲衣,挺拔健碩,目露威勢,竟是荊州刺史袁朔。
只見他策馬至驛站外,翻身而下,在人群中略一觀望,便尋到阿綺,信步而來,拱手微笑道:「夫人可是要往萬壽去?昨日某恰經此地,在衙署中得知夫人亦在此,特來護送一程。」
阿綺吃了一驚,道:「我不過往寧州去探親,如何能勞袁使君親自護送?」
劉澍恩在旁,亦覺不妥。
他雖隱約知曉袁朔與郗翰之二人間已達成眸中未道明的默契,卻仍心中戒備,遂上前道:「多謝袁使君,然有我等在此,已可保夫人無虞,便不勞煩了。」
袁朔卻毫不在意他語中的防備,仍是笑道:「無妨,我也才自尋陽過來,本要先回江陵,再去一趟牂柯郡見孫內史,既遇夫人,不妨便不回江陵,直接與夫人同往萬壽去。」
尋陽地屬江州,緊鄰荊州與豫州。
阿綺聽後,稍一思忖,便大致明白了。
先前他大約是與郗翰之說好,郗翰之專注北伐,他則著意經營南方。
如今郗翰之正在北方奮戰,他便將精力多轉向江州等地,將勢力自荊州更擴大出去,待至太后與天子再無法撼動時,便可圖謀建康之位。
眼下隨她同往萬壽,大約也另有打算。
袁朔見她有些遲疑,又道:「我乃荊州刺史,在此多年,荊州境內情況,無人比我更清楚。夫人與我同行,可省去許多麻煩。」
阿綺見狀,再難拒絕,思忖一瞬,終是點頭應道:「如此,多謝袁使君。」
一行人遂自驛站啟程,至水畔登船。
船行前,劉澍恩留了個心眼,悄悄命人往壽春去報信。
……
十月末,壽春的天氣愈發涼了。
刺史府中,自阿綺走後,便一下少了許多人,顯得空曠許多。
劉夫人雖有紅夫在旁伴著,卻也莫名覺得少了些什麼,空落落的。
饒是平時兒媳不常親自來問候,每日裡也多派僕從來教她打點平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