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勝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寇準一聽,只覺得一股血氣湧上,怒道:&ldo;這是誹謗!&rdo;
畢士安嘆:&ldo;我知你知,這是誹謗,但是既有此言,五代十國挾兵弄權的事太多,本朝最忌這個。寇準啊,你的性子太烈,有我一日,我有時候還能夠阻止一下你,另外官家還能聽得進我幾句倚老賣老的話。我只怕我去了之後,你處處要qiáng,這樣的誹謗會不止一個啊!如今和議已定,你不要再堅持了!&rdo;
寇準仰天長嘆道:&ldo;忠而見謗,我尚有何言啊!&rdo;
畢士安閉目養息片刻,睜眼道:&ldo;寇準,我力主和議,除我朝qíng況和遼國qíng況均是到了應該議和的時候,還有第三點……&rdo;
寇準看著畢士安:&ldo;第三點是什麼?&rdo;
畢士安緩緩地道:&ldo;宋遼和議達成,對遼國來說,夏州李繼遷就失去了利用價值。我們正好藉此收回銀夏五州。&rdo;
寇準渾身一震,緩緩施禮道:&ldo;是,老相爺深謀遠慮,寇準所不及也。&rdo;
因寇準不再堅持,兩方使臣奔走多日,和議終於初步達成。真宗有旨,雖然是有漢唐前例,和親亦是國恥,因此必須&ldo;一不割地,二不和親&rdo;。
遼人放棄關南之地的要求,但是遼國窮困,要宋國每年都付給金帛支援,稱之為歲幣。
畢士安叫三司使丁謂算出,一旦宋遼和議達成,除卻省下軍費以外,每年光是宋遼邊境中榷場貿易中就可得一百五十萬貫。和議達成,這每年榷場收入,算是額外所得,正可用來支付給遼人的歲幣。
畢士安在上報時,以決不可動用現有的收入,請真宗按最保守估計為每年榷場收入所能得到的一百萬貫作為談判底線。
真宗將這個數字亮給曹利用,曹利用領旨後出了宮帳,寇準已經早候著他了。臨行前,寇準對曹利用道:&ldo;皇上雖有敕旨給你一百萬貫和議,但是你聽著,若是答應的數字若超過三十萬,我便以皇上所賜的御劍先斬了你,再向皇上請罪。&rdo;
曹利用心中一凌,道:&ldo;寇公放心,曹利用必不負使命!&rdo;
宋真宗景德元年,即公元1004年12月,宋遼和議達成,史稱&ldo;澶淵之盟&rdo;,主要內容如下:
遼兵北撤,退出所佔的十幾個城池。宋國每年輸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給遼國,&ldo;以風土之宜,助軍旅之費&rdo;。雙方交換誓書,彼此以平等的地位相待,並且約同&ldo;所有兩朝城池,並可依舊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拔河道&rdo;。這條約也永久有效,所以共同宣告&ldo;質於天地神祗,告於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昭天鑒,當共殛之&rdo;。書中兩方都稱宋皇為&ldo;大宋皇帝&rdo;,遼主耶律隆緒則為&ldo;大契丹皇帝&rdo;,不稱遼。
議和成功,大赦天下。朝廷收瘞戰歿遺骸之餘,也同時停太宗當年為北伐所增一的江南榷酤錢,及罷民間飛挽。宋遼互市後,進行榷場貿易,每年給遼國的歲幣,皆從榷場歲得之息。此後宋遼不加兵者一百二十年。
澶淵之盟簽訂後,遼軍撤出已佔領的十餘座城池,退至雁門關外,兩國罷戰。
huáng河以北的這塊土地,自唐末以來一百多年,就從未停止過爭戰。便是中原定鼎之後,huáng河以南的百姓已經得到安居樂業,而這裡卻仍然是受戰火侵害,流離失所,家破人亡。 先是後晉佔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