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心同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包大人不解,“仁政乃是聖人教誨,王爺何出狠心之言?”
清王的笑似乎帶有一種解脫,一種釋然,“是啊,仁政是書本上的聖人之言,是朝堂老臣的肺腑之言。可是狠心確是疆場廝殺出來的真諦,是爭權奪利拼殺的經驗之談。
包大人不要認為我所說的就是暴君之言,倘若先帝當年採取我的建議,乘勝追擊,哪有今日的北蠻作亂?倘若陛下放任當今太子當時的雍王大殺四方,何苦來的東南之患?我們甚至可以直搗黃龍,毀其族,滅其國。”
包大人第一次聽說清王,在他剛官場不久,當時清王以近乎強硬的姿態逼迫先帝死追北蠻殘兵不放。但是,先帝考慮的是過於深入,無有後援,怕其他部落趁機攻擊大曆大軍,就沒采納清王的意見。甚至,坊間傳聞,先帝正是由於清王過於剛硬的性格才將其從帝位候選人的隊伍中剔除出去。
當然,這只是個傳言,大家並不能確定真假。但也由於諫言北蠻的事情,大家知道了清王的剛直和強勢。後來,之前的雍王,如今的太子非要去東南練兵,用來幫助東南沿海人民抵抗倭寇。當時陛下不樂意他以身犯險,滿朝文武也不樂意,生怕雍王有個萬一。可是雍王很強勢,他的五皇叔也很強勢。
是的,清王是唯一一位支援雍王出征的權貴。為此他甚至跑到皇宮勸說知烈帝,“陛下,雍王此次出征,再回來的時候,任何人對他的太子之位都不會再有質疑。因為,這江山可以說是他用刀劍親自守護下來的。”
知烈帝當時甚至懷疑這個皇帝居心不良,將自己中意的繼承人弄到戰場。但是後來因為一件事兒改變了看法。清王身體不是很好,要不他早親自帶兵了,無論是西下打北蠻,還是東出掃倭寇。為了支援雍王出征,清王府捐出了十萬兩白銀的軍資。甚至,為了湊這筆銀子,他買了很多古董、字畫,後來,甚至一度淪落到要靠王妃的嫁妝過活。
後來,雍王果然不負眾望,一舉消滅了倭寇,更是嚇得他們聽到大曆的名字就會繞行。清王當時建議,乾脆讓雍王率軍一舉直搗敵人老巢,來個斬草除根,得天下太平。但是被知烈帝否了,太過於勞民傷財了,而且路途太遠,興這種不義之師,尤其是預料不了結果,不划算。於是,一紙詔書,就將雍王召回了京城。
清王對知烈帝此舉頗有微詞,可謂一直耿耿於懷。這次之所以抓住宮裡動靜不明遍傳流言,就是他發現,西北在打仗,而京中的人卻是日日歌舞昇平,好似忘了這事兒一般。
包大人聞聽這種言論也不知該如何審判,只是讓清王簽字畫押,直接進宮請旨去了。沒辦法,這是你們皇家不同的王治理論導致的結果。人家清王又沒想造反,只想讓你們更強硬一些。理念不同,等候聖裁吧。
這邊包大人都將各路證詞證言交上來了,這就知道京兆府效率過高,包大人辦案多麼迅速。同時也知道了大殿當中,議事兒多麼磨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家總要一項一項的搞明白,從材料提取開始講解,到大概的配比範圍。旁聽的人從陛下、太子、丞相、尚書已經到了工部的專業人才、兵部優秀的兵器製造手等等。
向晴鄴一邊給大家講解,一邊和專業人才討論,一邊……逃避各路將軍綠油油的眼光。呃,這幫大人要幹嘛,這是要吃了自己嗎?向晴麟實在受不了了,往太子身後躲了躲。知烈帝這才看向自己的將軍們,“你們把那滲人的目光收一收,人家孩子才七八歲,想幹什麼?”
將軍們不樂意了,“陛下,我們這明明是慈愛的目光,你別亂說,當心小神將對我們有了偏見,不到我們這邊來了。”
是的,小神將是他們對向晴麟的稱呼。如此小的年紀,就能發明如此厲害的神兵利器,不是天降神將是啥?
知烈帝嘴角直抽抽,“就你們,還慈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