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朱棣野心浮出水面 (第1/4頁)
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與此同時,在城南的一座古樸書院裡,幾位士子文人正圍坐一起,品茗論道。窗外竹影婆娑,室內書香四溢,一派文雅景象。
一位手持摺扇的青年才子輕搖摺扇,緩緩開口:“古人云,功高震主,非智者所為。瀚王雖功勳卓著,但若不能適時退隱,恐有樹大招風之虞。”他的語氣中透露出幾分憂慮與深思。
“此言差矣。”對面一位身著儒衫計程車子反駁道,“瀚王乃忠貞之士,一心為國,豈是貪戀權勢之人?然則,身為臣子,確需懂得進退之道,以免君臣失和,國家動盪。此乃古訓也。”
“兄臺所言極是。”青年才子點頭贊同,“我等身為讀書人,當以筆為劍,不僅頌揚功臣之德,更要警醒世人,君臣之義重於泰山,需時刻銘記於心。”
幾位士子繼續深入討論,他們的每一句話,都像是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雖無聲卻有力,悄然影響著周圍人的思想與看法。
而這一切,都是四皇子謀士精心策劃的一部分,謠言與議論交織成網,悄然改變著京城的氛圍。
幾日的時光匆匆而過,朱瀚的府邸內,夜深人靜之時,書房內仍燈火通明。燭他正與幾位心腹幕僚圍坐於案前,氣氛凝重而緊張。
“諸位,”朱瀚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卻難掩心中的憂慮,“我朱瀚雖無帝王之志,但對大明的忠誠之心天地可鑑。如今太子殿下正值壯年,心懷仁德,乃是我大明未來的希望。我誓要助他穩固這江山社稷。”
一位年長的幕僚,面容慈祥,捋了捋斑白的鬍鬚,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瀚王所言極是,太子殿下乃天潢貴胄,仁德兼備,定能引領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只是,近日京中流言四起,直指瀚王,實則意在離間您與太子殿下之間的關係。此等陰謀,不得不防。”
朱瀚輕輕點頭,目光中透出一絲冷冽:“流言蜚語,自古有之,不足為奇。但此次不同,它像是一把無形的刀,企圖割裂我們之間的信任與情誼。我們必須找到這背後的黑手,將其繩之以法。”
這時,一位年輕的幕僚挺身而出,眼神中閃爍著激昂與決心:“瀚王,我有一策。我們可以藉由舉辦宴會、狩獵等活動,邀請太子殿下與您共同參與。在這樣的場合下,增加您二人接觸的機會,讓世人親眼見證您與太子殿下的深厚情誼。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朱瀚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此計甚好,既能增進我們之間的瞭解與信任,又能向外界展示我們的團結與和諧。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長遠來看,我們還需要有更周密的佈局。”
擅長謀略的幕僚見狀,上前一步,壓低聲音,語氣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瀚王,我有一計,或可助您一臂之力。
我們可以暗中支援那些忠於太子殿下、有才華卻未得重用的官員。透過提攜他們,讓他們在朝堂上逐漸嶄露頭角,形成一股支援太子的強大力量。
同時,對於那些心懷不軌的藩王和大臣,我們可以採取分化瓦解之策。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與利益衝突,逐步削弱其勢力,讓他們自顧不暇,無法再對太子殿下構成威脅。”
朱瀚聽後,眼中閃過一抹讚賞之色,他輕輕拍了拍桌案,語氣中充滿了決心:“此計甚妙!既符合道義,又能達到我們的目的。
不過,此事需極為隱秘,不可走漏半點風聲。你們且去準備,務必謹慎行事。我們不僅要守護大明的江山社稷,更要守護太子殿下的安全與尊嚴。”
眾人領命退下,書房內再次恢復了寧靜。朱瀚獨自坐在案前,凝視著跳躍的燭光,心中思緒萬千。
太子朱標得知朱瀚正身處流言蜚語的漩渦之中,心中焦慮萬分,決定即刻動身前往朱瀚府邸,以實際行動表達他對叔父的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