綰綰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頭兒的貴妃椅。
一會兒齊老頭的聲音從書房傳來。
&ldo;這次考古隊是誰帶隊?&rdo;
姜凝回答:&ldo;據說是個叫沈宴的,約了三天後成都見。&rdo;
竟然是個姓沈的,不知道和沈忘言有什麼關係,但姓沈看起來不像是湊巧,十有八九這個沈宴也是個沈家人。
齊老頭從書房出來,抱著一堆書,上面還放著一疊泛黃的手稿。他把這些,全都交給寶樂。
&ldo;你不去,資料倒是研究了不少。&rdo;姜凝搖著貴妃椅,咯咯的笑著。
齊老頭不理她,逕自囑咐寶樂:&ldo;這些書沒什麼,你隨便看看就好,手稿是我二十多年前整理的,沒準對你有幫助。&rdo;
&ldo;二十多年前,師父就去過雅安了?&rdo;
寶樂翻著手稿,這東西的確挺有年代感的。他們做修復工作的,真正難的,不是修複本身,這雖然考驗專業能力,卻最多隻能算個只要有耐心和耐得住寂寞誰都能做的工作。
難的是修複本身對於歷史的還原,對於物件的重塑。這需要的是大量的史料考證,有的可以從書載上查詢,有的可以從碑銘上查詢,有的卻要靠遍走各地,從口口相傳的故事、傳說或是口訣去查詢。
不光如此,如果沒有準確的資料,而僅僅只能透過各種資料推算出個大致樣子,修復缺失部分的工作,還要求修復師有自己的想像力。這種想像力又與創造力不同,是一種站在前人角度上的同向思維想像力,這才是這份工作最難的核心。
就比如僅僅是一件私人血玉鐲的修復,真正修復的工作不到兩小時就能完成,但寶樂背後付出的心血卻遠超這段時間。因此才能獲得沈老太太的賞識,所以她自認,對的起這份收入,俗話說得好:貴,那是有貴的道理的。
這次的行動,要親臨雅安,雖然沈忘言沒有明說,但寶樂個人不負責任猜測,需要修復的物件應該是比較大個的那種。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