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業遊民在瞎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在戰爭中催生的諸多新材料、新工藝與新技術也為人類的重建帶來了新的機遇,天空之城的建設就是新技術與強大的經濟實力結合帶來的工程奇蹟。
從2217年開始,人類向赤道上空500公里處的近地軌道發射了第一批覆合材料骨架。隨後的17年內,人類不間斷的向同一軌道發射了幾千批次的複合材料,而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和工程師將這一軌道上的複合材料組裝成了一個環繞地球赤道的複合材料剛性圓環,圍繞地球不斷轉動。隨後,在近千個小型火箭發動機的作用下,圓環的對地速度不斷下降,最終實現了與地球同步。由於圓環的重心與地球重心重合,圓環穩定在了500公里的赤道上空,只是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有規律的漲落。之後,工程師從圓環上放下彈性錨纜把圓環繫結在地面上。在錨纜上,人類建立了太空梯,大大加速了物資與材料的運輸速度,也降低了物資升空的成本,圓環也開始向赤道兩邊擴張。終於在2258年,地球被全複合材料骨架構建的籠子完整的包圍了。而在複合材料節點處,人們也建成了許多六邊形的太空城市,這些城市就是天空之城。到現在,天空之城已經存在了60年了。
其實,就技術而言,天空之城的技術源於最初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太空梯的構想。太空梯指在遠地軌道上發射一顆大質量衛星,然後透過一根長10萬公里的錨纜將衛星固定於地面上,當衛星實現對地同步的時候會在錨纜上產生極大的張力拉伸繩索,進而就可以在錨纜上建設太空梯,直插太空。但是,這樣的設計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由於錨纜有一段是在地球大氣層內的,因此,由於風力的摩擦加之貨物提升的時候產生的摩擦,遠端的衛星會不斷的損失動能。看起來如同鏈球運動員一樣的旋轉體系,則因為動能的損失不斷的偏離平衡體系。實際上,傳統太空梯建成以後運輸的最多的是為衛星補給的燃料和耗材,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應用價值。這就迫使人類最終放棄太空梯的構想,轉而發展近地軌道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無疑是人類工程史上最大的奇蹟,雖然反對者把它稱為地球的&ldo;蟈蟈籠子&rdo;。由於處於500公里高空,天空之城的外面沒有空氣,人類可以擺脫空氣動力學的限制,更多的從需求角度考慮去設計和建造宇宙飛船,這使得飛船可以向大型化、功能化、模組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人類也真正開始了星際探索的旅程。而在天空之城的節點上佈置的對地衛星則徹底改變了全球定位系統、通訊網路系統、對地觀測系統和全球監控系統。附帶的科研、技術模式的改變,更是難以細述。
而作為星際旅行的重要基地,聯邦軍方的星際飛船發射中心就坐落在西太平洋上空的軍方直屬天空之城內。
&ldo;本次訓練課題:防護罩維護。
距離發射還有兩周,這次訓練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要精神抖擻,士氣高昂,把所有操作程式牢牢的記住,不要過了四十幾年醒來的時候忘得一乾二淨,到時候兩眼一抓瞎,全隊都完蛋。&rdo;訓話的是指令長李廣全,也是這個小隊的醫護官,由於人員短缺,每個太空人都要有豐富的知識能夠獨擋數面,而且為了保證隊員在常規狀態(相對於冬眠狀態)的休息,所有隊員都被要求能夠熟練的操作其他工位。至於未來在希望星上,他們的副業將轉變成他們的主業,成為他們未來的主要職業。
&ldo;是&rdo;,7名隊員齊聲答道,聲音嘹亮、士氣高昂。
&ldo;向右轉,登車!&rdo;隨著指令的下達,隊員魚貫蹬上了太空轉運車,向矗立在天空之城邊上的星際飛船駛去。
天空之城建立在地表上空500公里處,處於無大氣保護的外太空環境之中,因此整個天空之城被強化防輻射隔離罩包裹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