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小野俊太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過,正如山根博士所言「哥吉拉連氫彈都能挺過去,你還想用什麼來殺死它呢」,十多艘巡防艦的攻擊反而激怒了哥吉拉,在短暫的第一次登陸期間,哥吉拉攻擊了品川車站周邊。接著在第二次登陸時,哥吉拉破壞了國會議事堂、松坂屋百貨公司、日本劇場等堪稱東京地標的建築物。哥吉拉從芝浦碼頭登陸後,其路線是先從田町走到新橋,穿越過銀座後,再從數寄屋橋走到國會議事堂,然後又透過上野、淺草,最後沿著隅田川往勝哄橋的方向走過去。
接著,日本政府為了找出消失在海中的哥吉拉,開始在海面上用蓋格計數器尋找,將哥吉拉當成會留下放射能的核能潛艇。與其說當時巡防艦的攻擊是將哥吉拉趕出日本領海,倒不如說是把哥吉拉困在東京灣。換句話說,日本政府和哥吉拉之間的攻防反而是在擴大災情。雖然無法判斷哥吉拉本來就打算登陸東京,不過那段期間日本政府的決策都成了提油滅火的行為。
由於防衛隊的立場沒有將哥吉拉預設為「敵國」軍隊,因此在電影的虛構劇情中可看到防衛隊得以盡情攻擊的姿態。此外,雖然世界各國的調查團隊抵達日本,卻完全沒有外國人的戲份,甚至連大家常常會講到的駐日美軍也從未登場。如果故事真的發生在現實世界中,那麼駐紮在橫須賀的第七艦隊、橫田基地的美軍司令部絕不會悶不吭聲,一看到哥吉拉肯定會下達緊急出動的軍事命令。
此外,由於電影中沒有美國勢力的身影,只有日本軍隊獨力和哥吉拉對抗,因此佐藤健志認為這種劇情發展不但是重現了二戰時的空襲等敗戰回憶,也有如否定了太平洋戰爭的敗北,而在虛構中延續戰事。佐藤如此批評相當有說服力,而且發現哥吉拉到日軍與之抗戰的時間設定是八月十三日後,所以佐藤也認為這很像日本於現實的二戰戰敗後,從未在八月十五日引發的「夢幻本土抗戰」。(注1)這時候哥吉拉象徵的是以美軍為首的同盟國。
圍繞著哥吉拉的社會文脈
雖然提到《哥吉拉》的時代背景,大家都會立刻聯想到發生在三月一日的比基尼環礁氫彈試爆,但《哥吉拉》並不只從這單一事件誕生。這部電影之所以會留在許多人的記憶裡,也是因為有其他社會文化背景的影響。在我們試著回顧那一年的日本電影史後,就能窺見當時日本的社會狀態。
當時的電影除了有純文學改編的《風起》、《伊豆的舞娘》,還有通俗劇《請問芳名》、《愛染桂》,以及由喜劇演員谷東尼獨挑大樑的《家庭問題‐‐你在耍笨嗎》。在當時日本仍受到美軍佔領,因此以復仇為主軸的時代劇和戰爭電影格外引人注目。以時代劇聞名的東映電影公司,甚至在當年留下了一年內拍出最多部電影的世界記錄。《裡見八犬傳》和《水戶黃門漫遊記》這類以刀劍對打聞名的電影能欣欣向榮,全多虧了ghq沒有對電影創作進行管制。
而在東寶這邊,黑澤明的《七武士》和《哥吉拉》頗有淵源,由於該片比《哥吉拉》還要早一步拍攝完成,因此東寶讓這部電影在一九五四年四月時上映。志村喬在片中飾演一名軍師,負責率領數名風格迥異的武士。而在《哥吉拉》裡,志村喬則是化身為古生物學家山根博士。另外,高堂國典在《七武士》裡飾演僱用武士的村中長老,但在《哥吉拉》裡則是相信哥吉拉存在於世的老人。因此對於在相同的大熒幕上,看過這兩部電影的人來說,會將兩部作品做出連結也是在所難免。
一九五四年時,牧野正弘(正博)導演的《次郎長三國志》(注2)第九部 系列作品在七月上映。雖然很多人對該部電影的印象在於是系列作品中的傑作,而且還配有二代目廣澤虎造(注3)的浪曲,不過其中的演員小泉博、若山節子也曾在《哥吉拉的逆襲》中演出。除此之外,本多豬四郎在前一年為東寶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