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小野俊太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他還有以日德蘭半島為中心的條頓(德國)神話,裡頭也常常會有「噴火龍」的登場。這類龍有著「噴火惡龍(fire drake)」或「飛天惡龍(wivern)」等名字,形貌上可說是口吐放射能的哥吉拉老祖宗。此外還有英國的古英語史詩《貝奧武夫》,雖然該故事的發生地點是在丹麥,不過其中登場的惡龍也一樣會噴火。在近代,古英語研究學家‐‐j&iddot;r&iddot;r&iddot;託爾金也把噴火龍用在自己所著的《哈比人歷險記》裡。
成為嶄新手法下的史詩電影
《哥吉拉》在英美國家的電影分類上,被列為「b級科幻片」、「恐怖片」、「災難片」。由於劇情上有社會動盪不安、慘劇、戰爭的情節,所以同時也被分類為「史詩電影」。這是因為史詩電影主要是一九五〇到六〇年的產物,《哥吉拉》除了在一九五四年上映外,劇情也包含慘劇和戰爭。《哥吉拉》同時也是一部傳承了古代或中世紀時期的英雄史詩、幻想傳奇的大場面電影。
重新審視歷史慘劇帶來的「傷害」並升華的一種方式,便是虛構故事,而自神話時代以來擔負這工作的便是史詩文學。對於民族、團體而言,將歷史事件記錄下來就是決定成王敗寇的依據。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哥吉拉》就是描述自然威脅(恐龍、颱風、火山)及人工威脅(氫彈與氧氣破壞武器)在同一時空下互相交錯的的史詩。
由於《哥吉拉》在擊倒怪獸的主要戲碼中,穿插了複數角色的人生、價值觀,因此留有讓觀眾解讀各種劇情發展的空間。這種編入小篇章的手法,可以讓一個民族的史詩產生更遼闊的世界觀。例如哥吉拉攻擊銀座的松坂屋百貨大樓時,有位母親一邊用雙手緊緊圍住三個小孩,一邊安慰說:「我們就要到爸爸的身邊去了喔」。當觀眾去解讀劇中的這個訊息時,就會覺得「這一家人也許在戰爭中失去了父親吧」。另外,劇中還有惠美子抱起一個因為母親已死而大哭大鬧的孩子。在組合了這些描速戰爭的橋段後,就能讓《哥吉拉》的世界觀變得更加立體。
以鬥爭為主題的「史詩」,到了歐洲中世紀也從中衍生出「羅曼史」的體裁。而《哥吉拉》中,就分裂出拯救世界的英雄與羅曼史的主角。正如預告片上所說的「牽扯不清的愛戀與理性」,南海打撈所的潛水夫尾形是羅曼史主角,芹澤博士則是打倒哥吉拉的英雄,至於捲入這個三角習題的就是山根博士的女兒惠美子,而這兩位男士的共同點就是想保護惠美子的安全,而英雄就必須賭上自己的性命。
總之,在最後等著史詩英雄的只有死亡,而等待羅曼史主角的則是結婚與幸福的生活。還有,即便是年紀相仿的角色,芹澤博士的立場是二次大戰結束前的日本人價值觀,尾形則是代表戰後日本人的價值觀。加藤典洋的《再會吧,哥吉拉們》(注13)中,說出了尾形、芹澤兩人頭巾所代表的涵義。在兩人穿好潛水裝準備下水的場面裡,你能發現尾形的頭巾是屬於一般漁夫常見的綁法,而芹澤的頭巾則是用神風特攻隊決定赴死的綁法,這也預告了他們各自的命運。
根據加藤的解讀,甚至還能從尾形和芹澤起爭執的場面看出其他端倪。在電影裡,芹澤博士因為爭論氧氣破壞裝置的使用與否而不小心弄傷尾形,惠美子為了替尾形止血,拿出白色繃帶幫尾形包紮頭上的傷口,這時觀眾就能清楚看見尾形頭上的繃帶用了神風特攻隊的頭巾綁法。由此可見,尾形在那個時間點上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決心。換句話說,身為情敵的尾形打算帶著芹澤的氧氣破壞裝置打倒哥吉拉。不過,畢竟芹澤博士才是劇中真正的英雄,所以最後還是從假英雄的尾形手中奪回了致命武器的使用權。
唯有成為英雄並擊退敵人才能拯救團體,但這位英雄同時也有阿基里斯腱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