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第1/2頁)
沁紙花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們幾乎將這事情忘記了。
‐‐因這渭城乃是趙家治下。可如今趙家也朝廷也沒什麼動作‐‐未聽說朝廷降罪、也未聽說要有新官履任。
代管渭城的那位鄰府主官才不樂意接這燙手山芋,三十多日只露了兩次面、交代些事情。清了清府中的銀庫……叫隨從趕了三大車沉重的箱子,便再不來了。
於是隻有留守的主簿、府丞、和其他的吏員維持著這數十萬人口的天下名城的運作‐‐背後自然也少不得城中世家豪門的幫襯。
正是因為知曉這其中的複雜內情,因而當與一批人出現在桃溪路廢墟上、開始著手清理龍王廟那一片區域的時候,知曉此事的城門豪門世家皆吃了一驚‐‐這是誰家做的事?可是得了什麼人的許可?可是有自家未知曉的大事發生了?
便有人去打聽、查探。
最後帶回一個訊息……
那些是從白鷺洲來的人。
都是神龍教的信徒。
白鷺洲上白鷺鎮,白鷺鎮中百來戶,倒有三百多人都是神龍教的信徒。而野原林附近又零零散散地也有十幾個村莊鎮子,亦是千把的信眾。
這麼一千多個人信封神龍教,可不是什麼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轉身便去拜別家神的信法。
依著李雲心說的,每日兩次‐‐不拘什麼時候‐‐必然要在有水氣的地方,譬如河邊、湖邊,內陸的,舀一瓢水也可‐‐念兩句&ldo;神龍教主仙福永享、壽與天齊。&rdo;
且再三強調每日兩次、不多不少。多了,那浩瀚海螭吻龍太子厭煩要發怒。少了,那龍太子覺得不敬也要發怒。
起先人們嘀咕這龍太子太挑禮、難伺候。但神龍教總會發些小玩意‐‐譬如說寫著一些警示話語的草紙、繡著龍頭像的小布袋、甚至兩三枚號稱被龍太子開光的銅錢‐‐
也不是人人都發,只是在每日某個時辰去朝拜的信徒當中挑選幾個人,發。
都是些窮苦的漁民、山民、莊稼人。那白鷺鎮的人富庶並看不上這些東西,可對於好幾年也未必能扯上一塊新布料的其他人來說這些小東西已具備足夠的吸引力。
因此哪怕覺得厭煩,也總要去瞧瞧的。既然瞧,那麼念就唸了吧。
慢慢地就發現了好處了。
譬如說你家住野原林中西北邊的蔥嶺,偶爾去白鷺鎮用野味換些食鹽,卻忽然聽說了這麼個神龍教。反正要隔天往回走、也不急,於是就跟著去南山瞧瞧。
結果領了神龍教的一些小玩意兒、知道了這麼個規矩。
回到蔥嶺之後,某日便舀了水、叨咕這麼兩句。別人便好奇,問這兩句是什麼意思。於是將這話的含義說了、將在南山的見聞也說了。
隨後再肅然道,每日只可頌念兩次‐‐念多了,龍王爺要發怒。
或有調皮的半大小子問&ldo;為什麼非要念兩次&rdo;‐‐便一皺眉瞪眼、硬邦邦而有底氣地丟下兩個字:規矩!
宗族社會,最重&ldo;規矩&rdo;。那小子便被唬得不敢再問了。
‐‐這是很威風的事情的。
這種威風和滿足感……是李雲心那個年代的人很難想到的。
慶國富庶、渭城富庶,這一點李雲心知道。然而再富庶的古代社會還是古代社會。在這富庶的渭城周邊,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