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眾人下意識的去看吳凡身後掛著的那幅司隸州輿圖,齊刷刷的「噝」的一下,從頭到腳的感覺冰涼。
「個人主觀上不建議這條,對主公的聲譽、名望影響不好。」,郭嘉挑挑眼皮,精神不少,繼續道:「河內到洛陽的距離不算太遠,靠山王的大軍就陳列在河內郡對突厥的防禦邊線上,人數巨大、士卒精銳,天下首屈一指……」
吳凡皺皺眉頭,打斷郭大爺的話,道:「我不會向他求助!再者說……遠水解不了近渴!」
郭奉孝齜牙一笑,道:「主公不需要求助,只需要一個名字、一面旗幟,來一次無中生有!」
吳凡腦袋一轉,恍然大悟似的想到了什麼。
郭嘉沒明著分什麼上策、中策、下策,吳凡儼然明白該怎麼決斷。
《九州春秋》:卓初入洛陽,步騎不過三千,自嫌兵少,不為遠近所服;率四五日,輒夜遣兵出四城門,明日陳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復入至洛中」。人不覺,謂卓兵不可勝數。
這說的是漢末董卓入洛陽的事兒,當時他初到洛陽,部屬的兵力不超過三千,為了一開始就給洛陽造成一種強烈的軍事威懾影響,他每隔四五天就命令所部晚上悄悄溜出洛陽,第二天早上再浩浩蕩蕩開進洛陽,戰鼓震天,旌旗招展,儼然千軍萬馬源源不斷。包括朝廷官員在內的所有洛陽人們,都被董卓如此強大的實力所嚇倒,不敢有絲毫越軌行為。
郭嘉的「無中生有」之計,與董卓乾的彷彿相當,差別在於——吳凡沒董卓那麼寬裕的時間。
捋清思路,吳凡忽的鬱悶,道:「權宜之計,非破敵之計也!」
郭奉孝笑道:「此計的關鍵,在於迷惑敵人的同時,也迷惑自己人!如此一來,主公能呼叫的兵馬將成倍上升不是?」
高潁撫須道:「奪其勢、亂其心,戰機自顯!」
第六百二十七章 你騙人
……
戰略既定,戰術探討便需進行。
翌日。
清晨時分。
吳凡先命收回身邊兒跟著的馬武、羅士信去花月樓,把郭大爺跟飯桶高兩個不知緊急的貨揪到眼巴前兒醒醒酒,這才叫上高潁、白起等人,一同商量商量對楊玄感叛軍是怎麼一打法兒。
本來吳凡應該招呼賈詡也到場的,誰料人家打定主意不準備拋頭露面,卯足了心思要當影子、孤臣,表明了要當「偏聽則暗,兼聽則明」中的那個不同的存在。
得!
吳凡擰巴不過,由丫去了。
倒是虧得賈詡的工作,吳凡不會及至洛陽,兩眼一抹黑兒的四六不曉得。
吳凡從懷裡掏出張紙,照著念道:「楊玄感叛軍,總數十四萬五千餘。騎兵一萬四千人,多隸屬響馬、盜匪,少部分源於黎陽、汲郡的駐守。步卒十三萬上下,成分複雜……有黎陽、汲郡、邯鄲、魏郡、清河郡多地的郡兵三萬,這些人從前參與過北伐燕國的戰爭,較為精銳。有大運河周邊被張須陀擊潰的王薄叛軍和其他叛軍,這些人佔據大多半,約合六萬人左右。剩下的四萬人都是流民中的青壯年,基本無甚太強戰鬥力。」
稍頓。
吳凡道:「除此外,楊玄感收羅民夫、百姓等置於後方,人數非常巨大。有十八萬人,並源源不斷的增多。楊玄感叛軍的糧草輜重來源於大運河向遼東運輸的物資。起碼能維持他兩月所用。」
吳凡將紙張交給郭嘉等人輪流瞧瞧,嘴上道:「都說說吧!這仗我們該怎麼打?」
高潁問道:「主公真的打算僅用從南方帶回的一萬騎兵?」
吳凡頷首點頭。篤定道:「洛陽城內的人太多,必須有足夠的兵馬進行震懾、看守、疏導,否則的話一定生亂。」,他咧咧嘴,補充句:「沒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