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鮮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些東西,於閒再次返回坑洞開始挖掘。
“嘖,第一個化石就這麼複雜嗎。”
指向標往下一戳,又是和岩石緊密嵌合的化石。
伶盜龍,化石完整度36
這個名字大多數人聽著比較陌生,但它還一個非常通俗的民間稱呼:迅猛龍
其實人家叫伶盜龍或者快盜龍,迅猛龍根本不是規範的學名,只是被影視作品誤導,所有人叫習慣。
反正螢幕上出現體型比較一般、奔跑速度很快的食肉恐龍,大多會被叫成迅猛龍。
不知道的還以為迅猛龍也是一個“超科”。
其實早先根本沒有“迅猛龍”這個名字。
搞到最後,古生物學家實在受不了了,把後來發現的一隻恐龍命名為迅猛龍,英文名更是直接:xunnglong
為的就是不讓大家把伶盜龍稱呼為迅猛龍,然而沒有卵用,吃瓜群眾稱呼習慣了。
說回伶盜龍,它屬於大名鼎鼎的刺客派系:馳龍科
走的是高速、高暴擊、突襲、瞬殺的路子。
作為本次前來寒疆高原挖到的第一個恐龍化石,成果還不錯,麻煩在於想要把骨骼全清理出來,實在太困難了。
圍巖銜接緊密、紮實,換做普通科考隊得拿著切割裝置和酸液忙活老半天。
於閒就不一樣了。
伸手往褲兜裡一摸,摸出來兩個u盤。
太清尸解厲害歸厲害,代價是要消耗u盤,按於閒操作至今總結出來的經驗,u盤容量越大、耐久度越高。
除了口袋裡這兩個u盤,登山包裡還有一袋子,總共二十個,其中還有個行動硬碟拿來做實驗。
u盤接觸圍巖,開始太清尸解。
消耗靈魂力量使用秘法,工作效率爆表,夜色完全降臨時,於閒已經將伶盜龍的化石清理出來。
相對的,兩個u盤壯烈犧牲。
本著不亂丟觀念,於閒將廢棄的u盤收回,這些東西帶回城市經過垃圾分類,其中的部件還能回收利用。
妥當包裹好化石,趁著吃過晚餐消食的功夫,於閒往另一個指向標那兒試探著挖一挖。
今天肯定來不及把第二份的恐龍化石挖出來,可總歸想看看坑裡頭是什麼東西。
伶盜龍這邊的岩層太過複雜,往旁邊還好些。
於閒調整到相隔十米左右的位置下鏟,發覺地面較為鬆軟,直接召喚羽暴龍。
羽暴龍、大水溝龍像挖掘機一樣輪流吃土,迅速破開地面。
距離化石近了,於閒不敢再用如此粗暴的方式挖掘,改為詛咒之鏟往下摸。
柔軟的沙土撥開,尋龍圖譜顯示新的頁面:
難逃泥潭龍,化石完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