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第1/2頁)
[蘇]尤里安·謝苗諾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四月份戈培爾來找鮑曼,他拿來了布林什維克黨中央宣傳鼓動部部長亞歷山大羅夫發表在《紅星報》上的文章譯文,題目是&ldo;愛倫堡同志看得太簡單了&rdo;。
&ldo;俄國人在請德國人跳華爾茲。&rdo;戈培爾欣喜地說。
鮑曼仔細讀了這篇文章。內容是說德國人是不同的,不僅僅有敵兒現在是在註定的勝利之後決定兩國之間將是什麼樣的關係的時候了。
戈培爾接著大談史達林的天真,德國人永遠是野蠻的亞細亞人的敵人.而鮑曼被一種意外的想法搞得渾身發涼‐‐如果莫斯科真的向他伸出手呢?
為什麼這篇文章中就不包含這層意思呢?
在三月底,鮑曼已經擬定了自己的救生計劃,以自己的派遣行動為基礎。
他決定從現在起絕不再妨礙希姆萊或者舒倫堡同西方建立聯絡。同時,繆勒也將在這種聯絡中給予幫助,儘量不動談判者一根毫毛。不過需要讓有關談判的情報經常不斷地送到莫斯科,送到史達林手上。讓他等著吧,讓他去認為,希姆萊和杜勒斯就要在某一良辰訂立城下之盟。難道這是不可能的嗎?應當讓希姆萊在談判中真的搞出些實質性結果,讓他去幹好啦。應當勸元首把所有的作戰部隊從西線調往東線。還要向總參謀部施加壓力,趕走古德里安,把克萊勃斯安排在這個位置。克萊勃斯會講俄語,曾在莫斯科擔任駐蘇武官。一旦西線敞開,美軍長驅直入柏林,就應當向史達林提出和平建議。是的,一方面用希姆萊來威脅,另一方面用帝國武裝力量和古德里安、凱塞林、蓋倫這樣的高層指揮宮的失控來恫嚇,向史達林提供一些檔案,證明雅爾達協定是一紙空文。要讓史達林認
為,克里姆林宮可以做出有選擇的決定:要麼是美國人佔領柏林,並以此佔領歐洲;要麼是鮑曼的新德國,是的,正是他的德國,這個國家準備趕走美國財閥的軍隊,一旦得到莫斯科的承認,立即同俄國媾和。
&ldo;時間不多了,&rdo;鮑曼心中說,&ldo;時間少得可憐,而我要過的關卡太多。緊迫時無法循序漸進,不過,倘若我最終能把握住節奏,那我就有機會去考慮繼續我畢生的事業,而不是逃命。&rdo;
……正是這時他想到了施季裡茨。
就在他返回柏林之後,他打電話叫來繆勒,吩咐準備古德里安和蓋倫的材料。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鮑曼向繆勒詢問,誰能將希姆萊和他的班子進行的秘密接觸告訴克里姆林宮。
恰恰是這個原因,才使施季裡茨返回德國後沒有立即被捕。他是鮑曼開始進行的陰謀中所不可缺少的環節。
在德國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帝國的官員在官場上被安排在嚴格明確的位置上,一旦明確了權力和職責之後,便成為一部機器上的某些零件,他們在保證這部機器協調運轉。現在,在帝國崩潰前夕,他們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如何從行將傾覆的車廂中跳出去,如何躲藏起來。
既然那些喪失社會意識的人有良心上的矛盾,他們所犯下的罪行、喪失原則、卑躬屈膝、唯唯諾諾、出賣失意的朋友、壓制健全的理性和邏輯,已經在他們為元首效勞時所獲得的利益中得到補償,那麼一九四五年春季的局勢則更使這些官員為了自身肉體的得救而停止了內部傾軋。從&ldo;納粹二號&rdo;人物赫爾曼•;戈林開始,每個人都準備把受到崇拜的元首拋在一邊,哪怕只是得到他自己活命的徒有虛名的保證。
……聽完鮑曼的話,繆勒立即明白絕不能告訴他施季裡茨同俄國秘密機構的接觸。
繆勒有自己的救生計劃,然而他沒想到,他的計劃與鮑曼不謀而合,於是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