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你拿個小桶,就能撿回去一大堆。
可是現在的北戴河您再去看看,五分錢大小的小螃蟹都不好找了,海參、海膽、海星就更別指望了,想讓孩子見識見識野生的海洋生物是啥樣基本已無可能。
之所以有這麼多牢騷,主要是洪濤在東京一處小港口這裡受到了點刺激,在同村一、八重兩位釣友等待釣魚船的時候,洪濤發現有2個日本老頭拿著魚竿在碼頭的棧橋上釣魚,他非常好奇這兩個日本人老頭能在碼頭裡釣到什麼魚,就跑過去看了看,觀察的結果讓他很吃驚,這兩個日本老頭就從碼頭的海水中釣上來好幾條魷魚、黃魚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魚,這要是在中國沿海,那是不可想象的。
半個小時之後船來了,這是一艘專業的釣魚艇,大概有20多米長,藍白兩色,駕駛臺非常高,像個小炮樓。船長的年紀快和八重差不多了,頭髮花白,據周曉麗介紹他叫上野悠人,這艘船也隨了他的名字,就叫“上野屋”。
“上野悠人?最好別是上野忽悠人!”洪濤在看到這艘小船又聽到船長的名字時,心裡就不停的打鼓,按照他的預想,這艘船應該再大一些。
這艘船看著不大,上去之後才發現其實並不小,忽悠人船長先帶著大家參觀了一下他的座駕,從駕駛樓下面的居住艙到船尾的活魚艙應有盡有,按照他的說法,配齊了給養之後可以供8個人在海上生活10天。
慢速離開碼頭之後,上野船長就開始發飆了,把小船開得飛快。這時是冬天,雖然東京灣裡的氣溫基本都在零度之上,但是海風和濺起的水花打在臉上還是很難受,洪濤本來想在船頭上照照像什麼的,結果沒待了2分鐘,就自覺跑回船艙裡去了。
此行的目的地是東京灣外面的伊豆群島,準確的說是伊豆群島中的一個比較大的島,叫三宅島。哪裡距離東京灣有150多公里遠,按照上野屋的船速,大概要開4個小時左右。其實三宅島上有機場,從東京的羽田機場也有航班可以抵達,而且還比租船前往哪裡的價格要便宜,不過村一和八重固執的認為,海釣就得坐船去。
在這個季節裡,三宅島附近的海溝和沉船附近盛產一種叫做“堪八齊”的深海魚類,大的能有上百斤重,非常適合做生魚片,所以日本人很喜歡釣這種魚。
洪濤拿著滿是日文的釣魚圖冊看了半天,終於確定了這個“堪八齊”是什麼魚了,這種魚在中國叫做紅甘或者章紅,英文名字叫yellowtailfish。這種魚的身體呈紡錘形,兩端尖中間鼓,尾鰭類似金槍魚的叉狀,它喜歡生活在海底的礁石中間,遊動不是很迅速,但是力量很大,主要以魚類為食,最喜歡吃的就是帶魚。
上野屋號釣魚船在離開碼頭1個多小時之後,明顯的開始顛簸起來,這說明小船已經使出了東京灣,開始進入浩瀚的太平洋了,這裡的浪湧比平靜的海灣裡要大,高速行駛的小船基本就是在浪尖上跳躍前進。
“呃。。。”周曉麗最先扛不住了,她已經跑了3次衛生間,暈船使得她的臉色越來越蒼白,迫不得已,她吃了1片暈船藥,半靠在沙發上,枕著洪濤的大腿,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
一百零二章 上野船長
暈船這東西,和每個人的機體結構有關,和健康狀況無關,並不是越健壯的人就越能抵抗暈船的效果,不過如果趕上海面有大風,浪湧很高的時候,就算是常年出海的水手也照樣暈船,那時候身體素質就該體現出來了,健壯的人暈船之後恢復的要快一些。
臨近中午的時候,船速終於慢下來了,三宅島的漁港碼頭到了。上野忽悠人船長對這裡很熟,他直接找了一家居酒屋,讓大家吃點中午飯外加休息一下,本來的計劃是在船上吃午飯,然後直奔釣點開釣,但是由於周曉麗的暈船比較厲害,計劃臨時改變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