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牒 (第1/2頁)
江南二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等阿宛和蘇克莎哭夠了,把崔宗之的素色錦袍上沾得全是涕淚,三人才慢慢分開。 終於,阿宛和蘇克莎扭捏著地喊出了:“義父……“還不甚熟練,甚至有些尷尬,崔宗之笑笑說:“叫我阿爹好了,你們去了洛陽就知道,家中還有一個15歲的姐姐崔玉兒和7歲的小兒崔順,小名十五郎,你們跟著他們叫我阿爹即可。” 說著,他指了一下王維:“按家中排序,你們喚他十三郞罷了。” 同時又轉頭笑著對阿宛說:“從此之後呀,十三郎就是你的兄長,也是你的師長,他會悉心教你們一些的簡單漢字,你要對他尊敬有加。” 崔宗之對著王維面色一凜,目光突地嚴厲如刀:“你既是兄長,也是師長,之後應該如何相待阿宛與蘇克莎,你讀了那麼多年孔孟之道 ,想必不需我再贅述了吧?!” 電光火石之間,王維明白了舅舅的用意。他知道!他一直知道他對阿宛是何心意,因此才以這樣的方式來點醒他!! 崔宗之轉頭不看王維,只對著阿宛說:“快叫十三郞吧!” 阿宛渾然不覺這其中的異樣,有點不好意思地歪著頭笑著對王維說:“我好容易記住你摩詰的名字,還沒叫你幾次呢,現在換成十三郞,還有點不習慣~“ 王維勉強自己平靜下來,眼神堅定而溫柔地看著阿宛說:“初見時你說要叫我摩詰,說這樣可以記住我的名字一輩子,我也答應了。既然如此,我們說到了就要做到。“ 阿宛眼前閃過初見時一身狼狽卻溫潤閒靜的少年模樣,看看眼前這個目光如點漆,面色如玉的少年,用力點了點頭。 王維再也不看崔宗之的臉,笑著拉著阿宛和蘇克莎大步走向山下。 此時,清晨的南疆颳著從塔克拉瑪干沙漠吹來的黑風沙,黃土的氣息瀰漫在空中,吹得驛道旁的白楊林梢沙沙作響。一行近十匹騾馬的車隊,慢慢走出蘇巴什佛寺,嶙次櫛比的黃泥房屋以及五彩的佛塔,大殿,慢慢被撇在身後。他們此去洛陽七千八百八十里,一路將歷經焉耆、高昌、哈密,瓜州,涼州再入長安至洛陽,歷經雪山,草甸,無人戈壁, 綠洲直到中原。 蘇克莎橫抱著一隻雕花螺鈿短頸琵琶輕輕掃弦,而阿宛也手持一隻小巧的嵌銀十孔排蕭,緩緩吹響。曲調初起,蘇克莎手指在琴絃上輕輕滑動,每一音都如絲如縷。宛的雙唇輕觸笙嘴,樂音輕輕飄起宛如鳥翼輕舞,在風中如同飄散的煙霧。兩人相和的音樂如同天山雪水般清澈,又如大漠狂風一樣激盪, 在場的人都聽著有些入迷,一時忘記了出發。 正在這時,聽得不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一行人裹著風沙而來。崔宗之扭頭一看,正是安西都護府的張掌書記,只得勒住馬頭虛於應付。風塵僕僕的張掌書記用餘光打量一下行隊的重重行囊,拱手賀道:“恭喜崔兄佛法大成!甚於當年玄奘之功呀!” 這一項大帽子下來,扣得崔宗之汗顏:“張兄實在過譽!在下只是禮佛時聽普寂法師提起鳩摩羅什大師當年所譯之經書因種種機緣有所軼失,深以為憾,因此才自告奮勇前來龜茲求助,與當年玄奘大師身負皇恩遠赴天竺之行不可同日而語!” 王維聽了暗暗咋舌,一個要扯上皇室,一個極力撇清,舌尖亦有刀光劍影。 張掌書記眼珠子骨碌一轉,又湊近一些,神秘兮兮地說:“你可知,原壽春王,現宋王殿下已上表陳情辭讓儲君,稱國難之時應立賢不立嫡。現相王已立為太子,宋王獲授左衛大將軍,兄弟和睦,四海歸心吶!憑令尊大人與相王之交,飛黃騰達豈不是指日可待!“ 聽到這裡,崔宗之才知這大內之中又生變故。父親於官場之上眼光毒辣,當年賣過人情給相王李隆基助他脫困於韋后的毒殺,現如今成了他們一家向上攀的登雲梯。都護曹大人也是希望用替他們瞞下韋后令牌的人情來換一次登雲梯吧。 崔宗之心中冷笑,卻也擠出笑容應付道:“言重了,本是在朝之臣,就該為聖上分憂解難。曹大人和張書記遠在安西,心繫朝堂,此番忠心在下必向家父稟明!” 張掌書記滿意地點點頭,又擠出一個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