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壁畫 (第1/2頁)
江南二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再過個五日,阿宛終於起床走動了,雖不像之前那麼精力充沛的樣子,到底眼底那片黑青是消了,臉上也有了血色,只是常一個人坐在窗前發呆。花阿孃打趣說,這場病一生,阿宛倒像是穩重了好些,終於是個大家閨秀的模樣了。 怕她在院中呆久了悶,又恰是雪融晴明的一日,花阿孃與扈五娘二人便拉著她一起去長安城郊的香積寺去進香還願。這香積寺位於城西,南望終南群峰,北接秀麗樊川,東倚神禾莽塬,堂殿崢嶸,樓臺岌嶪,仿若祗園,以及與洛陽城一脈相承的殿堂中軸以及九級木佛塔,再加上寺中古樹參天,奇花異草,凌歲寒而獨秀,和城中那些精緻小巧的寺廟相比,一步一景,別有洞天。 花阿孃與扈五娘心中都有所求,在天王殿上燒香拜佛誦經,一跪就是半日,阿宛實在忍不住打了個呵欠,便被花阿孃一個白眼趕了出去。 她也樂得輕鬆自在,便一個人捧著手爐在寺中到處亂逛。寺院中殿堂巍峨,有僧眾千餘名,前殿傳來一片悠揚鍾罄之聲,僧人演唱經文,雖為呢喃梵文不辨其意,卻令人聽去心耳皆寧。阿宛心中暗想,這裡的景象,與曾經的蘇巴什佛寺相比更勝一籌。 回憶又不斷地湧進她的腦子裡,阿宛苦惱地甩了甩頭,想要找一些別的東西來轉移一下注意力,便拉著路過的一位僧侶,指著不遠處一座包起來的小殿閣問道:“大師勝常!聽聞香積寺中有處佛學壁畫,精妙絕倫,但我在寺中遍尋不著,可是在那座殿閣中?“ 那老僧合十笑道:“施主好生聰慧!正是那處,只是今年秋季雨量頗大,閣中溼漏沾汙了畫像,此時正請了一位曾在西域佛窟繪製過的少年英傑,幫忙修補再造。“ 阿宛的心跳彷彿漏掉了一拍,她強壓躁動假裝淡定地問道:“可否上前一觀?“ “施主但去無妨,莫擾了閣中清靜即可。“ 阿宛謝過老僧,一步步鄭重地走向著那殿閣,彷彿在迎接自己的命運。 那日爹爹的那句” 若上天安排你遇到一人,苦樂都應安之若素。“此時在她腦中縈繞,彷彿佛詣:若真是他,那就真的是上天的安排。 及至門口,重重竹架與布幔包裹著的殿閣內並不明亮,中間一尊三彩水月觀音像似喜似悲地俯瞰著眾生,四壁上隱約看見有一身影手持一盞油燈,立於半人高的木架之上,仰頭描摹著。阿宛邁進閣中,地上坐著看管顏料筆刷的兩個小僧已有些昏昏欲睡,迷迷糊糊中看見阿宛便起身想要做揖,阿宛做了一個止語的動作,讓他們不要驚擾到架上的人。 走近了,阿宛終於確認,架上那個長身玉立,頭戴黑巾的少年,正是王維。 他如同當年在克孜爾石窟中跟著喬勒旁一起畫《樂舞伎窟》一樣,一筆一劃地描摹著他心中的極樂世界,他筆下的那些飛天,樂伎,每一個都有著鮮明的眉眼,披著青金石色的披帛,如同刻在他心底的那個影子。 他畫完了一個飛天,又後仰看了看,頭也不回地對著下面的小僧道:“小師傅,麻煩用小筆蘸滿了清水,點一點赭石色鉛丹給我。” 小僧正準備動手,阿宛輕輕用手一擋,輕車熟路地找到筆與顏料,蘸好了遞了上去。王維仍在端詳著那飛天,一伸手接過了筆,沿著那腰肢的輪廓處筆尖由內向外慢慢掃過,肌骨頓現,整個人活靈活現宛如躍出牆面。 他滿意地點點頭,卻聽到後面一個熟悉的聲音:“她還缺一條青金石色的披帛,要不要補上?” 王維不敢置信地緩緩轉過頭去,卻看到木架下阿宛她正手持著一支蘸滿青金石色的小筆,笑吟吟地遞給他。這個笑顏,這個聲音,與五年前的克孜爾石窟一模一樣。 他愣在架上良久,直到阿宛又笑著說:“筆還要不要呀?我手都舉酸了……”他這才確定眼前的人是真實而不是幻象,遲疑著接過了她手中的筆。 是真的,筆管上還能觸到她留下的溫熱。 但這點溫熱,卻讓王維醒過了神。他勉力定了定神,客氣道:“公孫娘子好眼力,是在下疏忽了,這就補上。” 這一句公孫娘子,讓阿宛臉上的笑意彷彿被凍住了。王維狠下心不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