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2/3頁)
[英]安東尼·伯克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罪心理小說。《維奇福德毒殺案》寫的是羅傑?謝林漢姆和也在前一部作品裡登場的古連森住進了維奇福德的友人宅邸,友人是一對新婚夫婦。開篇是大家在一起吃早飯的愉快場面,聊天中談到發生在本市的本特利夫人毒死丈夫的事件。根據事件發生時的情況,本特利夫人顯然是兇手,但羅傑?謝林漢姆對此表示懷疑。於是,羅傑?謝林漢姆就跟古連森及其表妹‐‐瘋丫頭希拉組成了一個三人業餘偵探小組,開始獨自展開調查。
彷彿為了進一步印證自己的這一心跡,伯克萊在&ldo;羅傑?謝林漢姆系列&rdo;的第五部作品《槍響二度》(the send shot,1930)中,力圖在心理層面吸引讀者。小說中,作者提倡追求人性之謎的趣味,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剖析解答,應該說這是一部先驅性的作品。《維奇福德毒殺案》與這本書相比,雖然不能說是成果卓著,但畢竟言及數個犯罪事件,通篇幽默橫溢,看點甚多。
安東尼&iddot;伯克萊這個名字在出版小說時第一次使用,是在同系列的第三作《羅傑&iddot;謝林漢姆與風向標之謎》(ror 射rgha and the vane ystery,1927)裡。倫敦市警察廳的莫司比總探長在作品中首次登場,而我們的主角羅傑?謝林漢姆則受《每日電訊報》編輯部主任的委託,調查維茵夫人從海邊懸崖上摔死的事件,跟表弟安東尼&iddot;沃爾頓一起趕到拉多瑪斯村。在那裡,羅傑?謝林漢姆又吸收了一位他一見鍾情的女子加入他們的業餘偵探小組,三人一起去解開事件之謎,而該女子正是犯罪嫌疑人。
被莫司比總探長揶揄為&ldo;偵探小說看多了&rdo;的迷糊偵探羅傑?謝林漢姆,要麼就是錯指兇手,要麼就是充滿自信的推理很快被事實推翻,但這些描寫正是以作者特有的憤世嫉俗及其幽默感、批判精神、滑稽風格為基礎的。從系列第四作《絲襪殺人事件》(the silk stockg urders,1928)到第八作《活躍的詹妮》,是羅傑?謝林漢姆偵探最活躍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伯克萊對偵探小說的可能性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
《絲襪殺人事件》是羅傑?謝林漢姆系列中比較正經的偵探故事,作品的筆觸跟前三部作品相比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在《每日電訊報》連載犯罪學短評的羅傑?謝林漢姆處,來了一個牧師,對方請求羅傑?謝林漢姆找回到倫敦以後失去了聯絡的女兒。經過調查得知,牧師的女兒被一隻絲襪吊死了。本來已經按上吊自殺結案了,由於連續發生同樣的死亡事件,羅傑?謝林漢姆懷疑存在一個連續殺人魔。本作的開頭部分非常精彩,可惜結尾處稍嫌薄弱。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