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秦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來,打電話時,劉玉海就注意了很多。
劉玉海上班一年後,縣委縣政府發了檔案《關於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的實施辦法》。要在全縣十幾個鄉鎮開展鄉鎮機構改革,改革的核心意思是“合併機構、裁減人員”。具體步驟分三步走:
一是成立機構,推進這項工作。
二是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鄉鎮改革方案。
三是推進方案實施,完成機構改革。
當然,從中央到地方,上級一直強調,改革不以裁人為目的。而最後考核改革成績時,最重要的一項是“裁減了多少人。”
石山鎮頓時一種山雨欲來的氣氛,在鎮裡的動員會上,鎮黨高官明確說道:“我們要按照上級政策,堅定不移的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任何人都不要有怨言,每一個人都要嚴肅對待。鎮政府一定會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認真做好改革相關工作……”
劉玉海心裡清楚,自己辛辛苦苦找來的工作怕是要廢了。因為他已經聽說了,裁人的關鍵點是每個人的積分,積分由幾部分構成。工齡,考試和領導投票。其中工齡佔40,考試成績佔40,領導投票佔20。工齡是每年積一分,考試是所有參與改革的人員參與市裡統一組織的考試,然後按照得分乘以04計入個人積分,最後,鎮政府三套班子共15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對每一個參與改革的人員的德能勤績打分考核,得分按照02的權重計入個人積分總成績。然後,按照得分高低裁減人員。
幾天後,石山鎮《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核心內容和劉玉海聽說的一模一樣。全縣其他鄉鎮也都一樣,都是在縣委機構改革領導小組指導下進行的。
第一步,工齡積分,由鎮黨委組織部門根據參加工作年限,對每個人的積分張榜公佈。
劉玉海積一分,參加工作一年了。
幾天後,縣人事局組織統一考試,在一個小學,共設了四十多個考場,參加考試的人員有一千二百多人。
估計是為了不形成惡性競爭,一般同一個鄉鎮的都在一個考場。考試基本上就是一個形式,當然了,那些題劉玉海都會做。
有人不會做,可別人直接就拿過他的卷子抄了起來,沒人管,有監考人員,沒人制止這種行為,都是成年人了,有些事不必太認真。但是,有些事也真的很無奈。
比如工齡,是按你參加工作年限計算的,根本沒有作弊的可能。考試,看似是照顧這些大學生,其實只是一塊兒遮羞布。只是為了合理地讓一些該下去的人下去。
考試分數公佈了,劉玉海考試成績排名第二,和他一塊兒分配進來的其中一名大學生排名第一。
但是,似乎沒用。
別人已經開始找關係了,鎮政府三個班子的領導,每人都有一票投票權,所謂的領導打分,就是看領導投誰的票,然後把得票數加權02的係數併入總積分。
發慌的就是這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老同志不但工齡積分佔優勢,領導投票也很佔優勢,唯一的劣勢是考試,可是考試分數差距不大。
週五下午,鎮領導班子開會,劉玉海知道是對改革人員投票,但是他無能為力。
他就像擱淺在沙灘上等死的魚,已經知道結果,卻毫無辦法。
週一結果就出來了,並無懸念。那些參加工作遲的年輕人,剛分配來且沒有關係和背景的大學生、轉業軍人,無一例外在裁減人員名單。
劉玉海剛上班一年,他還沒來得及瞭解清楚鎮政府的執行規律,現實就給他上了很生動的一課,讓他滾蛋。
幾年以後,他才知道,那次改革,就是一次硬生生的殺戮,是掌權者對他們這些沒有背景的人的血腥屠殺。
每一套成文規則的背後,都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