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1/2頁)
松下有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此數月,流言方散。
歸京後,荀宴展露了非同常人的天賦,學院中不僅學問拔得頭籌,射御亦足力,堅毅果敢,儼然成為年輕郎君中數一數二的佼佼者。
陛下愛才,偶然得了機會,在荀宴十六歲那年交予了他一件差事——往禰族宣讀天詔,令多年藉口避開進貢的禰族補足貢品。
荀宴完成得極其出色,被禰族族長奉為上賓,並帶回了雙份貢品。
自此陛下多次委以重任,俱被荀宴一一完成。
功勞在先,陛下毫不掩飾對他的喜愛,多次在宴會中為其特設座位,屢屢誇讚,毫不遮掩。
眾人都道,待荀宴及冠,陛下定會親自任命官職,且定是個舉足輕重的位置。
「荀三郎」「宴公子」的名聲在京中大噪,不知成為多少女子的春閨夢裡人。
說實話,初聞荀宴的風光歷程,楊豐心中說不酸,是假的。
他回想了下自己十八歲時在做何事,恍然,噢,還在埋頭苦讀呢。
再看這位,已然名利雙收,又得陛下賞識,可說是一片坦途。
楊豐年過不惑,不得不嘆道:後浪推前浪。
荀宴品性亦佳,重情重義,楊豐有心結交,命人安排了不少活動,便接道:「你們有傷在身,還未好全,既然不趕時辰,何必急在那短短几日功夫。」
他頓了頓,「過幾日便是端午了,海城的端午也別有風味,何不在此領略一番。」
不知是哪句打動荀宴,令他掃來了一眼。
楊豐再接再厲,「令妹對海城也感興趣得很,不如帶她在城中多玩兩日。」
身為海城總督,楊豐許久未這樣「討好」過人了,他即將口乾舌燥之際,荀宴終於頷首,矜淡道:「那就叨擾了。」
「不擾不擾,家中向來清靜,難得有客,我也開心。」
楊豐樂呵呵的模樣,令荀宴想起了陛下對此人的評價——謹小慎微,過於守成。
黨|派之爭,少有人倖免。海城總督這不大不小的官,自然有人惦記。
最初是二皇子一派的人慾從海城借道,楊豐按律令行事,未明著拒絕,但也沒有通融,因此吃了番苦頭。
陛下聽聞後,傳信問他近來可好,楊豐樂呵呵回:好,他很好。
大皇子派人遊說,試圖讓楊豐站隊,楊豐依然裝傻,又被整治了番。
陛下再問,楊豐依然回:好,他很好,家人都好。
不僅接連拒絕兩位皇子,連陛下要為他撐腰的暗示也裝傻混過,讓陛下著實氣了一回,道這楊豐傻。
如今看來,卻不是傻,是聰明得過分。
傷口再度包紮好,荀宴暫與楊豐作別,起身去尋靜楠。
恰時,朝陽已升,淡金色光芒灑向長廊,細小微塵散在空中,隨清風飛舞。
影壁之上,刻印了一個方方正正的「靜」字,楊豐曾解釋,有靜心之意。
許是受這一字影響,荀宴此時的心情,異常靜謐,仿若被暖陽安撫,神態亦帶了悠然。
他走了幾步,耳畔忽然傳來噠噠腳步聲,抬眼,甬路上果真奔來一個小不點,見到他也不曾停住,徑直跑來站在後方,抱住他一腿,不動了。
是靜楠。
小孩跑了陣,氣息有些不穩,彷彿求助般扒著他。
她身字尾了位年輕婢子,撞見荀宴急忙停步,神色變了幾變,向他問好,「荀公子。」
「怎麼了?」
婢子對他有些畏懼,唇瓣幾動,方猶猶豫豫道:「怪婢沒看住,讓荀姑娘拿到了剪子。」
她小心指了指,訥訥道:「把頭髮給剪了。」
荀宴眉頭一跳,低眸看去,果然見小孩才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