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話·上 桃李子歌 (第1/3頁)
梨白如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萬法既非真,何必自擾之?因而,塵世中有些真假似乎無須執著。就如分數舍利時,僧曇遷砧捶試之,竟有十三玉粟,奏與皇帝,其淡然一句“何必皆是真”雖令人意外,然其意圖細加揣度自能意會。且皇室弘揚佛法於沙門有益,故曇遷也不作聲張。
或許諸佛如來果生了菩提心,之後遠近道俗感見頻發,屢有進獻舍利者,頗有大覺垂慈普度眾生得離苦趣之勢。故於六月十三誕辰這日,皇帝敕令三十州同時起塔分佈舍利,願消眾生惡業以除諸罪。岐州作為“三輔”之一,自然也在欽點建塔之列。
仲夏方過,驕陽似火,清風無力地吹散漸升的暑氣,試圖給躁悶的心間送去一抹清涼之意。一列車隊頂著豔陽緩緩駛進岐州治所——雍縣,最為顯眼者自然是為首的那位騎著高頭大馬的男子。只見他面色張惶,緊緊摟住懷中扭來動去的兩三歲男童,不時溫聲細語地哄說著,竟與印象中鐵面厲色的官吏形象大不相同。
石衢街上馬蹄篤速,如一句句叩問落在人們心間,不徐不疾地在眾目睽睽中行至官所,將一陣街談巷議拋諸身後。
“聽聞新任刺史乃當今皇后之甥,其夫人即陳國公之從妹也。”待車隊走遠,邑人開始七嘴八舌地竊談著。
“想是萬安長公主薨逝,陳國公丁憂去職,故派入岐州……”
“非也!五月來屢有山獠叛亂,或為嚴防盜賊生事遣其鎮守。”
“現諸獠起事,新刺史必將掌治嚴苛,不比陳國公寬惠,你我須加小心過日了。”
“爾等可有聽聞,此公因獻舍利得皇帝嘉賞,故遷至岐州……”
“原來如此!皇帝將於岐州安奉舍利,此公斷不會失此獻媚之機……”
民庶常非理智,故虛實之間,但凡迎合了心中的疑惑,即便風聞也被認可。故偏見總易為人輕信,於是人群中發出的噓聲如風吹麥浪般蔓延開去。因著對前任刺史的懷念,人們將現任刺史等閒視之,繼而嬉笑怒罵起來,丁匠仰頭咒罵著當空炎酷的烈日,令皇帝因日長增加做工時長;農夫低首啐幾句那些作威作福的官人,以三升米粟收為一升。然又無濟於事,遂三三兩兩散去。
“黃冠子安和好在!近聞尊嫂新孕,弟這廂道喜!”
散盡的人群如同退去的潮水,將其中兩個零落的身影獨自凸現在街道上。
一衣道士服者收回眺望的目光,朝對方客套一笑:“多謝關懷。”隨即作揖告退。
“某敢斷言,此公日後必為人主!可惜李兄棄官入道,若不然,兄日後前途無量……”語氣裡盡是嘲弄。
被稱“黃冠子”的男子立時頓住,並背其後的雌雄雙劍冷漠地懸於挑釁者面前:“史郎只相對一半……”
“如何只對一半?”那人甩開一袖清風,傲慢地瞪視著那尊同樣清高的背影,語氣有些惱怒。
男子朗聲一笑終未回答,輕揮的拂塵如白鶴探水,飄然而去。只餘路面投下的一道斜影欲追又止:“爾若不信,且看後事如何!”
“往後會當如何呢?”唐公李淵負手立於廊下,看著院中的陌生景色,興致缺缺。
竇氏輕步上前,望著一院的蔥蘢翠色:“郎君不喜岐州?”
“非是如此……”李淵嘆道,“本以為入京有望,可如今……”
竇氏見丈夫神色失落,以其只是官場失意,語氣少有的柔和:“此次未得進京亦非憾事,畢竟岐州為輔,他日入為京官必不有差。現太子右衛副率,先前亦曾任岐州刺史……”
見妻子如是說道,李淵心中歉意立減些許,執起她溫軟的手:“你不覺失望就好……”
竇氏微愣,又笑道:“竇氏本扶風郡望,今我歸省岐州,何來失望之說?”
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