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1/2頁)
[美]哈里森.索爾茲伯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蔣介石瞭解到紅軍活動的動向和規模後,當即組織部隊去遏制紅軍。十月三十日,他命令兩位可靠的中央軍將領薛嶽和周渾元帶領四個師,配合廣東的一支南路縱隊和湖南軍閥何健率領的一支西路縱隊,去攻打紅軍。
兩周之後,蔣改變了主意。他封何鍵為追剿總司令,並提出讓何鍵同薛嶽和周渾元會合,誘惑並消滅紅軍於湘江。湘江由南向北,流經廣西進入湖南。這幾位將軍共有十五個師約七十個團的人馬。蔣要求廣西和廣東軍閥(他們還有三十多個團)協助把紅軍攔截在湘江前的全州、興安和灌陽三個城鎮,長約八十英里、寬三十英里的三角地帶。
這是蔣介石的一箭雙鵰的錦囊妙計。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那麼兩廣的地方軍閥在同紅軍交戰中會受到嚴重削弱,從而給蔣提供一個吞併他們的良機。
踏上征途的紅軍,已無法隱蔽自己,它不得不勇往直前跨過湘江。過了江就必須按預定目標揮師北上,同湘西的賀龍和二、六軍團會合。蔣介石一看地圖就可以知道紅軍的路線,這就是兩個月以前六軍團經這裡同賀龍會合的路線。
五十年後,一九八四年時曲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餘秋裡,當年是六軍團的一名二十歲的農民戰士。他回憶說,六軍團繞道去道縣,然後一直向西走,在興安附近過江。他記得當時&ldo;沒遇到什麼麻煩&rdo;。他說:&ldo;經過一些戰鬥,我們佔領了一個山頭,越過這座山,到達江邊。江上有一座浮橋。我們從橋上透過,到黃昏時刻過了江。我記得當時士氣很高。&rdo;
是否有人暗地裡對廣東和廣西軍閥打了招呼? 沒有可靠的證據,可是六軍團的行動沒有引起廣西方面的絲毫反應。就好象有人向他們說過,&ldo;我們只不過是暫時借用一下你們的道路&rdo;(也許有人說過這些話)。
在湘江的第四道封鎖線,處於強烈反共的桂系軍閥白崇禧控制的地盤。儘管白崇禧極其仇恨共產黨,但他也害怕蔣介石,他首先考慮的還是儲存自己。他不願意上當受騙,不讓蔣介石藉機削弱和搞垮他。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是否還有什麼別的秘密&ldo;安排&rdo;,使紅軍得以順利渡過湘江,翻越前方湘桂交界的五嶺禁區?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探索。
沒有人提起過周恩來同廣東獨裁者陳濟棠之間有什麼秘密交易這樣的具體事情,但有證據表明,同桂系軍閥白崇禧和李宗仁之間存在一項諒解。紅軍第一位歷史學家徐夢秋在一九三八年談到了這點。他說,廣西的首領&ldo;答應開放一個區域&rdo;,那是湘江的界首和全州之間十三英里寬的一條走廊。大約位於道縣以西六十至七十英里。北京主要的黨史專家胡華的結論是,&ldo;關於走廊的說法是有根據的&rdo;。他認為,這條&ldo;走廊&rdo;的存在對於瞭解湘江戰鬥是至關重要的。紅軍為了渡江,在渡口堅守達一星期之久。如果廣西方面施加壓力,紅軍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國防部研究員閻景堂和他的上司秦興漢將軍沒有使用&ldo;走廊&rdo;這個詞,但他們承認廣西軍隊透過不尋常的調動留出了一條空白&ldo;地區&rdo;,從而方便了紅軍渡江。
何鍵從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四日起全面負責蔣介石中央軍的指揮大權。國民黨的主要將領薛嶽沿共產黨軍隊的右翼或北翼移動,與往西行進的共軍平行,並從北面攔截他們。周渾元則在共軍的後面不斷騷擾他們。
紅軍以其通常的隊形向湘江挺進。林彪率領的一軍團和彭德懷率領的三軍團幾乎是直線前進。九軍團正好在行動緩慢的中央縱隊前面。中央縱隊現在已減輕了一點負擔。不少挑夫開工小差,把包括戲裝和道具等在內的重擔都甩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