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了提高威信,分裂派教會非常需要一名高階僧正。沒有高階僧正,即使連合乎教會法規的假象也難以造成,更不可能擴大隊伍。結果這個反水的高階僧正找到了,他就是前日托米爾和奧夫魯奇主教約安(博德納爾丘克),他曾受到莫斯科大牧首轄區很大的委屈。這使他同意附和分裂運動。
11月份,博德納爾丘克通電宣告自己脫離俄羅斯教會主教團。有人對他進行過說服工作,但未能收效。1989年11月羅斯正教會神聖正教院邀請約安出席會議,但他兩次通電拒絕前往莫斯科出席自己的案件審理。這之後,約安因分裂活動,被羅斯正教會神聖正教院剝奪其高階僧正教職和僧侶資格。
儘管如此,博德納爾丘克對此置若罔聞,繼續參加分裂運動。自主教會分子同教會合併派分子一樣,由於得到民族主義思想狂熱分子的廣泛支援,在加里西亞人中逐漸贏得聲望。這使分裂運動分子很快便開始強行侵佔羅斯正教會的廟堂,希臘天主教派早就是這樣乾的。
1990年1月30‐31日莫斯科召開羅斯正教會高階僧正大會,對烏克蘭西部教會間對抗問題給予嚴重關切。會議向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戈巴契夫致電,呼籲&ldo;立即制止&rdo;教會合併派和分裂運動極端派的&ldo;強暴和非法行為&rdo;。會議對分裂運動和教會合併運動給予同樣的評價,認為它們並非宗教現象,而是政治現象。
還有一點很重要,即烏克蘭西部各主教轄區除了公開擁護烏克蘭民族主義之外,還有不少教士一方面是真誠的正教徒,一方面又認為,授予羅斯正教會烏克蘭督主教轄區以合乎教規的自主教會地位,可防止烏克蘭教會合併派和分裂派的進攻。
烏克蘭西部各主教區的教士紛紛致函神聖大牧首皮緬和當時的基輔都主教、烏克蘭督主教菲拉列特(傑尼先科),呼籲授予督主教轄區以自主教會權。1990年 1月 30‐31日羅斯正教會高階僧正大會對此的回答是:授予烏克蘭督主教轄區和白俄羅斯督主教轄區以更大的自主權。
督主教轄區的新狀況,要求在羅斯正教會允許的範圍內,向該轄區提供相當大的自主權,但它們仍然是俄羅斯正教教會的組成部分。督主教轄區除新名稱之外,還獲得自主建立正教院的權利,該正教院擁有最高司法權、立法權和教會執行權。督主教轄區還擁有巨大的獨立財權,在分裂派分子總是斷言說似乎烏克蘭教區的經費全被莫斯科掏空的情況下,這是個十分重要之舉。就實質而言,各督主教轄區成為大牧首轄區範圍內的自治教會。
與此同時,加里西亞的宗教戰爭卻越演越烈。到1990年年中,捷爾諾波爾沒有一座廟堂還留在羅斯正教會管轄之下:廟堂全部落入教會合併派手中,其中包括建於佈列斯特教會合併派出現以前‐‐1540年的一座教堂。
1990年5月3日,莫斯科和全俄羅斯神聖大牧首皮緬(伊茲韋科夫)辭世。這位至聖於80高齡辭世。自主教會人士大概害怕俄羅斯教會的新教首會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將同分裂運動的擴散開展有效對抗,於是決定趁莫斯科大牧首位子空缺之機,立即展開活動。
1990年6月份,分裂運動分子集聚在基輔,舉行所謂&ldo;全烏克蘭自主正教大會&rdo;。他們在會上表現出十足的目無教規,竟然決定不僅要宣佈成立自主教會,而且還要選舉&ldo;基輔大牧首&rdo;。美洲自主教會首腦、年邁的姆斯季斯拉夫?斯克裡普尼克當上了這名大牧首。分裂派分子當時把他樹為分裂運動的一面旗幟。由於他當時身在美國,未能親臨會議,所以是缺席當選。約安(博德納爾丘克)成為&ldo;大牧首寶座護法&rdo;。
蘇維埃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