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第1/2頁)
[俄]尼·伊·雷日科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零中文www.80z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首批恢復名譽的工作是在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開始的。但為班傑拉分子恢復名譽的工作在那邊沒有能進行下去,因為未能得到基輔的支援。而&ldo;加利西亞黨衛軍&rdo;在利沃夫未能恢復名譽則是前市蘇維埃代表的功勞。&rdo;
當局和歷史學家堅持為烏克蘭起義軍恢復名譽,理由是這支部隊的戰士已所剩無幾,都是些&ldo;幹不了壞事的老爺爺&rdo;。但左派‐‐共產黨和社會黨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即便時間過去已經久遠,也不能為搞自相殘殺的人辯解。
為班傑拉分子恢復名譽的話題在拉達選前總要被提起。這回的情況是計劃之外的:議會運動已經結束,到總統大選幾乎還得再過兩年。正如代表們所說,政府為烏克蘭起義軍說話的目的,是要討好最高拉達及其右翼。
現在烏克蘭有幾個組織一直在致力於平反的問題。這是一個經過註冊的社會組織‐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其中比較積極的一翼被稱為&ldo;班傑拉之翼&rdo;,它於1993年成立了一個政黨‐‐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代表大會。該黨認為自己是50年代被粉碎的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的法理繼承人,是尤先科的&ldo;我們的烏克蘭&rdo;集團的成員,該黨代表人物透過集團可以進入烏克蘭議會。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代表大會頭頭亞歷山大?伊夫琴科(前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董事長)12月份聲稱,&ldo;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代表大會獲得現實的可能性,可以在各級政權機構,從最高拉達到地方蘇維埃,以及在行政機構中,代表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代表我黨成員。本黨第一次對當局不採取反對立場,第一次擁有掌權的現實機會&rdo;。
當代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為了給附敵分子及其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所作所為翻案,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蘇聯英雄的紀念碑和墳墓被移走,取而代之的是為民族主義分子修建的紀念性建築物,他們還為廣場和街道更名,等等。
幾年前我偶然得到一本書,其中刊載著為羅曼?舒赫維奇紀念榜照的兩幅照片。希姆萊曾任命這個人為烏克蘭起義軍的總司令,即&ldo;丘?普林卡將軍&rdo;,紀念榜立在他死掉的地方,而他的紀念碑立在利沃夫城郊的別爾戈羅什鎮。利沃夫一原來有一條普希金大街,現在改成了他的名字。不久前,偉大衛國戰爭老戰士馬爾科夫發表回憶錄,他曾在蘇聯內務部隊81師步兵團服役。當進入&ldo;鍋底&rdo;的德軍遭到殲滅性打擊時,他們也正在為消滅班傑拉匪徒而鬥爭。回憶錄這樣說:
……我還記得,利沃夫的居民對我們說過,1941年夏天,在德國法西斯軍隊入城之後,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的戰鬥人員也進來了。他們是根據班傑拉提議,被合併到&ldo;納赫季加利&rdo;營的,歸劊子手和殺人犯羅曼?舒赫維奇指揮。班傑拉在送別這些為統一不可分的烏克蘭進行鬥爭的武裝分子時說:&ldo;我們的政權應該是令人可怕的政權……凡反對這一制度的人都應被消滅……&rdo;
1945年3月份,有一次我們連搜尋利沃夫城郊的雅諾夫森林,我們碰到被烏克蘭民族主義組織成員消滅的上千名戰俘和平民的葬禮。班傑拉分子連婦女和兒童都沒有放過。比如,從 1944年 2月到 1945年 10月,匪徒們在沃倫州(在羅夫諾)殺害了1932名居民,其中313名兒童,615名婦女,365名老人。從1944年夏季到 1946年 5月,他們在利沃夫州折磨致死達 5088 人。其中有 3000人是農民。已經在勝利後,當地人通知我們,&ldo;橡